美國費城(Philadelphia)當地時間1月31日晚上,發生小型飛機墜毀意外,機上載有6名乘客,小飛機墜地爆炸時也造成地面人員受傷,但目前官方尚未公布死傷人數統計。華府29日才發生美航客機與美軍黑鷹直升機相撞意外,造成67人罹難,一週內連續發生兩起空難,讓許多民眾不禁要問搭飛機是否變得越來越不安全?對此,專家也給出了看法。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天空新聞》報導,不僅美國數天內連續發生兩起空難,再加上去年12月下旬的韓國濟州航空空難以及亞塞拜然航空空難,全球飛安事故頻傳,也難怪引發航空乘客緊張不安。

▲韓國濟州航空29日發生大規模空難,造成179人死亡,僅有2位空服員倖存。(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韓國濟州航空去年底發生大規模空難,造成179人死亡。(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然而,白金漢大學飛安資深講師馬克(Marco Chan)表示,2024年全球航空班機事故率約為每百萬航班1.3起,這個數字以航空史來看並非特別突出,但也沒有特別差。而根據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2018~2022年搭乘商用飛機的死亡率為每1370萬名乘客中有1人死亡,相較於2008~2017年商用飛機的死亡率已經大幅進步,2008~2017年的死亡率為每790萬乘客中有1人死亡。

前英國皇家空軍飛行員,如今擔任航空公司顧問的肯納德(Paul Kennard)表示,飛機失事仍然是極罕見的狀況,只是每當發生就會登上新聞版面,且涉及的死傷人數也較多,因此讓大眾留下深刻印象。事實上,在道路上與鐵路上發生的事故死亡人數更多。

然而,另位航空專家蓋辛(Sally Gethin)認為,空中交通管制的系統已經有些過時,且如今航班數量越來越多,機場與航空公司都應進行更充分的培訓,以降低事故發生的風險。

至於有民眾擔心廉航班機較不安全,馬克則認為並沒有這種事,廉價航空公司必須遵守完全一樣的航安規定,且由於廉航班機通常飛行距離較短,運營航班更多,機師在同一航線上累積更多重複飛行的經驗,可以說反而讓他們更加安全。

▲美國一架客機在當地時間29日晚間在華府雷根國家機場附近與美軍直升機相撞,雙雙墜毀機場附近。(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美國一架客機在當地時間29日晚間在華府雷根國家機場附近與美軍直升機相撞,雙雙墜毀機場附近。(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根據《CNN》報導,美國航空專家布里克豪斯(Anthony Brickhouse)表示,從統計數據來看,搭飛機比開車去機場更安全,但是大眾依然應該要求政府當局和機場盡最大努力來提高航空旅行的安全。

布里克豪斯認為,確實有看到一些「不安的趨勢」,指出過去幾年美國機場已經發生多起險些相撞的事故,加上塔台管制人力持續短缺,以安全風險角度來看,險些發生的意外越多,最終意外真正發生就越難避免。布里克豪斯強調,連續的空難正好可以讓當前航空系統的安全性遭到全盤檢視,「給我們一個好機會,去改進任何需要改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