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年節已經快要結束了,許多人冰箱中應該都還有很多年菜還沒吃完,剩下的量幾乎又以「佛跳牆」跟「長年菜」,因為他們在過去好幾年都被民眾票選為「最討厭年菜」兩大天王,其中長年菜也就是芥菜,為何明明愛吃的人不多,卻年年依然出現在餐桌上呢?本文也將帶您了解長年菜的歷史淵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長年菜的歷史由來

長年菜(芥菜)是農曆新年時常見的傳統年菜之一,象徵健康長壽。這道菜的起源可追溯到中國古代,在閩南、客家與廣東地區較為普遍,一直一來就是過年必備菜餚之一。

▲過年期間每天都能吃到豐盛的年菜,「最討厭年菜」成為每年熱門話題,長年菜、佛跳牆幾乎每年都霸榜。(示意圖/NOWnews資料照)
▲過年期間每天都能吃到豐盛的年菜,「最討厭年菜」成為每年熱門話題,長年菜、佛跳牆幾乎每年都霸榜。(示意圖/NOWnews資料照)
到了近代,約民國3、40年當時,有許多從農業長工工作,都需要長期離開家鄉討生計,當時農田期稻作收割後,準備進入冬季時,恰巧是芥菜的生長季,長工們便會向地主租借土地種植芥菜,一面看著芥菜慢慢成長,一面細數新年回家團聚的日子到來,隨後在過年前採收,帶著一把把芥菜返鄉與親友品嘗。而長工長年在外工作的勤儉艱辛,再加上芥菜烹煮後的細長葉片,象徵著「長長久久」,象徵健康長壽,便成為「長年菜」一詞之由來。

▲芥菜在植物分類學上歸類為十字花科蕓苔屬,性喜冷涼氣候,因此相當適合在入冬前耕種,過年前夕採收。(圖/翻攝農業部)
▲芥菜在植物分類學上歸類為十字花科蕓苔屬,性喜冷涼氣候,因此相當適合在入冬前耕種,過年前夕採收。(圖/翻攝農業部)
為何長年菜難以入口?苦味太重原因揭曉

雖然長年菜已經是擁有上百年歷史的團圓飯固定菜餚成員,但與為了追求「年年有餘」而被刻意剩下來一點的香甜魚肉不同,長年菜的苦味,常常使它成為許多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可怕年菜,長年霸榜最討厭年菜之榜首。

為何長年菜會有這股明顯的苦味存在呢?這其實與它所含的芥子油苷(glucosinolates)有關,芥菜從幼葉到成熟芥末,總芥子油苷濃度也會逐漸增加,有助於植物防禦病蟲害,這也是芥菜特有的苦味及辛辣風味的來源。

不過俗話說「吃苦當作吃補」,事實上,芥菜葉富含的營養素可以說相當多元化,首先是苦味來源芥子油苷,它在多個動物研究中發現,可能有助於殺死癌細胞或阻止其擴散。除此之外還有β-胡蘿蔔素、葉黃素等等物質,有助於眼睛的健康。

▲先將芥菜川燙兩分鐘,再拿出放到冰水冰鎮,就能有效去除苦味。(圖/翻攝YT@小筑媽咪)
▲先將芥菜川燙兩分鐘,再拿出放到冰水冰鎮,就能有效去除苦味。(圖/翻攝YT@小筑媽咪)
長年菜怎麼煮不會苦?

那要如何將芥菜料理到苦味較不明顯,更好入口呢?過去主婦小筑媽咪就分享獨門秘訣,就是先將芥菜用熱水川燙,另外準備一鍋冰水,在川燙完後立刻放入冰水中冰鎮,經過熱水燙過後,苦味會因此釋出,再冰鎮保有清脆感,減少苦味,這時再進行後續料理,就能大幅減少芥菜苦澀的口感囉,明年煮長年菜的時候不妨試試看!


更多「2025過年攻略」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