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芝加哥公牛王朝解體後,Scottie Pippen選擇加盟休士頓火箭,與Hakeem Olajuwon和Charles Barkley組成夢幻三巨頭。然而,這段合作卻成為Pippen生涯中的遺憾。他近日在《PBD Podcast》中直言,巴克利的工作態度是火箭無法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Pippen透露,當時他選擇火箭是因為暖和的氣候以及與兩位老將合作奪冠的希望,但事實並非如此。他提到:「巴克利一開始還有努力跟我一起訓練,我甚至帶了自己的訓練師Grover下來。但一個月後,他就開始迷戀夜生活,完全無法早起訓練。」

數據對比:個人成績掙扎,團隊缺乏化學反應

Pippen在火箭的唯一一季,平均貢獻14.5分、6.5籃板、5.9助攻和2.0抄截,雖然表現不俗,但顯然無法與他在公牛的巔峰數據相比。而巴克利則繳出16.1分、12.3籃板和4.6助攻的成績,但防守能力大幅下滑,明顯難以與過往巔峰相比。

火箭在1998-99縮水賽季的戰績為31勝19敗,僅獲得西區第五種子。在季後賽首輪,火箭被洛杉磯湖人以3:1淘汰。Pippen指出,球隊缺乏凝聚力,而巴克利與Olajuwon的狀態早已不在巔峰,無法持續主導比賽。

▲Scottie Pippen。(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Scottie Pippen在節目中毫不避諱地批評巴克利。(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巴克利的「夜生活」與皮朋的挫敗

Michael Jordan曾警告Pippen不要與巴克利合作,認為巴克利的工作態度不夠專業,但Pippen仍選擇嘗試。然而,短短一季後,Pippen對火箭的期望徹底破滅,並在賽季結束後提出交易請求,最終轉戰波特蘭拓荒者。

Pippen在節目中毫不避諱地批評巴克利:「這段合作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他無法匹配奪冠所需的努力與專注。」他甚至將這次失敗與James Harden的離開相提並論,認為火箭錯失的Tyson Chandler交易與巴克利的工作態度,對球隊的傷害同樣深遠。

火箭的失敗教訓:巨星堆砌不等於冠軍保證

1998-99賽季的火箭是巨星組隊的經典失敗案例,證明了缺乏化學反應和共同目標的陣容無法成功。Pippen的公開批評展現了即使擁有頂級天賦,內部動力不足仍會導致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