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隆納·雷根(Ronald Reagan)在大選中獲勝,成為美國第40任總統。1981年3月30日,雷根上任僅69天,即在哥倫比亞特區的希爾頓酒店外遭遇暗殺,行兇者欣克利(John Hinckley Jr.)在2秒鐘之內連開6槍、打傷了包含雷根在內的4個人。
槍手開出的6槍均未直接命中雷根,但雷根仍被一顆打到轎車後反彈的子彈擊中胸部,並被送往喬治華盛頓大學醫院救治。剛抵達醫院時,雷根雖然感到胸口非常疼痛,但還能自己走進去,一開始醫院工作人員也不知道自己救治的對象是現任美國總統。
槍擊發生後,震驚的美國人紛紛聚集在家中、商場的電視機周圍,緊盯事件發展。有人立刻想到了著名的「蒂珀卡努詛咒」,還有人想到了約翰甘迺迪和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遇刺案。
身為美國史上首位中彈後生還的總統,雷根因搶救及時,康復的速度相當快,這對當時已經70歲高齡的他來說,可以說是奇蹟了。有事後分析指出,如果當時特勤人員稍有遲疑、沒有及時將雷根推入車內,他很可能就會被擊中頭部。
不過,儘管整起事件並未直接導致人員喪生,但時任白宮新聞秘書的布拉迪(James Brady)由於頭部中彈而落下終生殘疾,必須使用輪椅,還有口齒不清、身體部分癱瘓等後遺症。
2014年,雷根遇刺案發生後33年,布拉迪因槍傷導致的腦部損傷,在維吉尼亞州一個養老社區去世,享壽73歲,餘生都在大力推動槍枝管制活動。此外,還有要求對槍枝購買者進行背景調查的法案,以及預防槍枝暴力的運動,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雷根險些命喪於暗殺,但最終逃過一劫;巧合的是,在他之後,就再也沒有於20倍數、整除年份當選的美國總統,在任期內死亡,因此雷根也常被視為是「蒂珀卡努詛咒」的終結者。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槍擊發生後,震驚的美國人紛紛聚集在家中、商場的電視機周圍,緊盯事件發展。有人立刻想到了著名的「蒂珀卡努詛咒」,還有人想到了約翰甘迺迪和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遇刺案。
身為美國史上首位中彈後生還的總統,雷根因搶救及時,康復的速度相當快,這對當時已經70歲高齡的他來說,可以說是奇蹟了。有事後分析指出,如果當時特勤人員稍有遲疑、沒有及時將雷根推入車內,他很可能就會被擊中頭部。
不過,儘管整起事件並未直接導致人員喪生,但時任白宮新聞秘書的布拉迪(James Brady)由於頭部中彈而落下終生殘疾,必須使用輪椅,還有口齒不清、身體部分癱瘓等後遺症。
2014年,雷根遇刺案發生後33年,布拉迪因槍傷導致的腦部損傷,在維吉尼亞州一個養老社區去世,享壽73歲,餘生都在大力推動槍枝管制活動。此外,還有要求對槍枝購買者進行背景調查的法案,以及預防槍枝暴力的運動,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雷根險些命喪於暗殺,但最終逃過一劫;巧合的是,在他之後,就再也沒有於20倍數、整除年份當選的美國總統,在任期內死亡,因此雷根也常被視為是「蒂珀卡努詛咒」的終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