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生活藝術組織(Living Arts International)發源於柬埔寨,是東南亞首個非政府藝文組織。該組織的成立源於赤柬內戰後,柬埔寨社會因貧困與混亂而出現大量孤兒和流離失所者,吸引了眾多國際非營利組織進駐支援。秉持「授人以漁」的理念,國際生活藝術組織在實地服務中深刻認識到,幫助人們掌握自立技能至關重要。因此,他們以藝術創作為切入點,推動教育計畫,不僅教導當地民眾學習藝術技術,還將這些創作推向國際市場,讓居民在接受支持的同時,能夠實現自力更生與長期發展。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柬埔寨因內戰因素,成為亞洲國家中有著最多國際組織進駐的地方之一。這些國際組織最初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援助,幫助當地人民走出戰爭的陰影,改善生活困境。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援助模式逐漸轉變,更多的焦點轉化成「有尊嚴的活著」。

湄公河文化中心計劃經理李慧珍在《東南亞夯什麼》podcast節目中分享道,民間團體開始運用社會企業的概念,幫助有需要的人學習技術,而他們則扮演著中介的角色,負責營銷與故事訴說,將這些人的故事帶給更廣大的觀眾。然而,這些故事的呈現並不僅僅是訴說悲情,請求他人購買來施以援手。相反,這些產品本身極具精緻與專業水準,充分展現了當地人將技術學得淋漓盡致的成果。透過這樣的方式,柬埔寨人民不再是單純的援助對象,而是成為了能夠自我賦能、發揮創造力的主體。這不僅改變了他們的生活,也讓他們的努力與才華在全球舞台上獲得了應有的關注與尊重。

李慧珍也在節目中分享,為什麼會首選在台灣成立組織海外設點辦事處?她表示,在7、8年前國際生活藝術組織執行長受邀參加台灣文化部推動的第一屆東南亞諮詢委員會,促使他開始接觸並深入了解台灣的文化發展,並在當時認識已故蕭麗虹老師,之後邀請蕭老師與台灣幾位文化領袖去參加他在柬埔寨推動的國際研討會,並將柬埔寨的藝文工作者引入台灣進行交流,這樣的互動讓雙方對彼此的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連結。發現台灣與東南亞的文化連接並不像預想中的那麼遙遠,反而充滿了潛力。

當時,台灣對東南亞的文化政策逐漸加強,並且有意進一步推動更多的文化交流。在這些因素的共同影響下,當組織開始推動區域性的文化交流計劃時,首個設立的辦公室便選擇設在台灣。站在台灣的角度來看,這也標誌著國際組織首次來台設立辦事處,並且專注於東南亞與台灣的交流。「這並非是組織事先規劃好的一步,而是因為多方面的機緣巧合,水到渠成地促成了這一切。」

李慧珍提到,增進台灣與東南亞的文化交流,首先需要穩定且多層次的互動,這包括不僅僅依賴大型藝術活動,也應鼓勵學校、民間等層面的交流。她強調,旅遊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能讓雙方直接接觸,突破對彼此文化的想像。然而,她指出,文化交流不應只專注於成果,過程才是關鍵。

她進一步分享,建立長久的友誼關係是持續發展的核心。當兩個地方的人真心建立起友誼後,這種關係會超越商業或利益的考量,變成彼此支持的力量。例如,她提到,雖然有些合作並未立即顯示具體成果,但當有朋友需要幫助時,彼此會自動伸出援手。這樣的互動看似簡單,但卻是一種深刻的情感連結,對雙方的文化交流有著深遠的影響。李慧珍認為,這種「朋友式」的支持對於促進長期的合作至關重要,這也反映出,真正的文化投資並非追求短期成果,而是注重過程中建立的深厚人際連結,這樣的關係,無論是在人與人之間,或是文化交流中,都是長期積累、漸進式發展的結果。

李慧珍最後在節目上說明國際生活藝術組織未來的規劃,介紹了每一年半舉辦的「Meeting Point」大型活動,這項活動在疫情時後改為線上,2024年則在越南河內成功舉辦第三屆,吸引來自亞洲各地的參與者。李慧珍提到,這個活動的核心理念是建立一個以亞洲為主的國際平台,為藝文工作者提供發聲機會,促進文化交流。下一屆「Meeting Point」將於明年10月在寮國永珍舉行,並將設有多個子計劃,開放亞洲藝文工作者報名參加,提供為期數月的討論與合作機會。

李慧珍強調,這個活動不僅僅是展示高水準的藝術成果,更重要的是促進跨文化的合作與理解。她表示,這個平台讓藝文工作者不僅能夠分享自己的創作,也能在與國際組織的交流中,讓在做亞洲藝術文化相關的國際組織學習怎麼做才是真正支持他們。在活動中國際組織是以平等的身份與藝文工作者交流,這樣的對話形式是她們推動的核心價值之一。她還補充,這樣的活動也能讓參與者建立深厚的友誼,並通過不斷的往來與合作,讓這些亞洲的藝文工作者在全球舞台上獲得更多的支持與關注。

有興趣的人可以關注國際生活藝術組織Living Arts International的網站,隨時了解最新的活動資訊。對於愛好藝術文化的民眾,李慧珍表示,雖然計畫主要服務對象是藝文工作者,但成果發表時歡迎所有對藝術有熱情的參與者加入,共同成為這場國際文化盛會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