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統計處今(23)日公布11月工業生產指數,受到高效能運算與AI應用強勁需求,電子零組件業及積體電路業均創單月歷史新高,電腦電子光學製品業也一舉攻下「最強11月」,預估全年製造業生產指數將達到95.07至95.40,有望拿下歷史新高,但也提醒無論科技業或傳產,都存在「冷熱不均」問題。
統計處預估,12月製造業生產指數為100.97至104.97,年增11.9%至16.3%;預估2024年全年製造業生產指數將達到95.07至95.40,為2021年2022年以後,製造業生產指數第3高。
據統計,11月工業生產指數為102.35,年增10.29%,為歷年同月次高,並拿下連續9月個正成長;製造業生產指數為102.69,同樣拿下「連9紅」,也呈現雙位數正成長。
按主要中業,電子零組件業製造業生產指數為112.44,其中的積體電路業為126.96,兩者均呈現雙位數正成長,同時拿下單月新高。而電腦、電子產品 及光學製品業生產指數為136.24,拿下11月最好業。面板及其組件業則是科技業唯一負成長,陷入「連4黑」泥沼。
至於傳統產業方面,如機械設備業、基本金屬業就呈現7.98%、1.72%的正成長,但是化學材料及肥料業、汽車及其零組件,則衰退2.82%、9.66%,呈現兩極化分布。
然而,上週才公布的11月外銷訂單中資通信產品業吃黑,為何工業生產指數的科技業卻有好表現?
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表示,外銷訂單包含海外生產,其中表現沒有那麼好的手機、筆電等消費性電子產品都是「國內接單、海外生產」,所以會呈現訂單不好。
但是工業生產指數則主要是針對國內生產部分,像是台灣受益於AI爆發的晶片、伺服器等都屬於本土生產科技產品,另外即便是消費性電子產品,也有分為高端跟低端,高端則都會選擇在國內生產,因此會呈現如此落差。
針對國內傳產復甦是否呈現「冷熱不均」?黃偉傑說,不僅僅是傳產有復甦不均,科技業也有類似狀況。
他解釋,工業及製造業生產指數都呈現雙位數正成長,但也出現明顯分配不均,主要是受到比較基期及AI浪潮兩個大影響,如高階半導體、伺服器就非常好;但像是成熟製程就受到中國晶片在全球擠壓,表現不好。
而傳產則是攸關生產的機械設備業表現好,其他仍舊受到像是中國等終端市場復甦緩慢,中國又生產過剩將貨品倒入國際市場造成價格壓力,整體呈現負成長。
他表示,明年就要觀察這種「冷熱不均」的狀況是否有可能慢慢弭平,判斷整體表現是否好轉。其次,他認為,明年還是要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上任的動作,以及中國政府是否會祭出更多政策,這些都會影響到台灣。
另外,針對汽車零組件業是否可能受到汽車零組件國產化的影響?他表示,目前了解廠商找到的零件還必須要去驗證,所以預估在12月才會有所起色,反轉會是在明年1月。
據統計處調查,按產值計算之動向指數為50.6,預期12月生產指數 將較11月增加。其中,電子零組件業預估12月會比11月來得更差,主要還是成熟製程受到中國低價競爭衝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據統計,11月工業生產指數為102.35,年增10.29%,為歷年同月次高,並拿下連續9月個正成長;製造業生產指數為102.69,同樣拿下「連9紅」,也呈現雙位數正成長。
按主要中業,電子零組件業製造業生產指數為112.44,其中的積體電路業為126.96,兩者均呈現雙位數正成長,同時拿下單月新高。而電腦、電子產品 及光學製品業生產指數為136.24,拿下11月最好業。面板及其組件業則是科技業唯一負成長,陷入「連4黑」泥沼。
至於傳統產業方面,如機械設備業、基本金屬業就呈現7.98%、1.72%的正成長,但是化學材料及肥料業、汽車及其零組件,則衰退2.82%、9.66%,呈現兩極化分布。
然而,上週才公布的11月外銷訂單中資通信產品業吃黑,為何工業生產指數的科技業卻有好表現?
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表示,外銷訂單包含海外生產,其中表現沒有那麼好的手機、筆電等消費性電子產品都是「國內接單、海外生產」,所以會呈現訂單不好。
但是工業生產指數則主要是針對國內生產部分,像是台灣受益於AI爆發的晶片、伺服器等都屬於本土生產科技產品,另外即便是消費性電子產品,也有分為高端跟低端,高端則都會選擇在國內生產,因此會呈現如此落差。
針對國內傳產復甦是否呈現「冷熱不均」?黃偉傑說,不僅僅是傳產有復甦不均,科技業也有類似狀況。
他解釋,工業及製造業生產指數都呈現雙位數正成長,但也出現明顯分配不均,主要是受到比較基期及AI浪潮兩個大影響,如高階半導體、伺服器就非常好;但像是成熟製程就受到中國晶片在全球擠壓,表現不好。
而傳產則是攸關生產的機械設備業表現好,其他仍舊受到像是中國等終端市場復甦緩慢,中國又生產過剩將貨品倒入國際市場造成價格壓力,整體呈現負成長。
他表示,明年就要觀察這種「冷熱不均」的狀況是否有可能慢慢弭平,判斷整體表現是否好轉。其次,他認為,明年還是要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上任的動作,以及中國政府是否會祭出更多政策,這些都會影響到台灣。
另外,針對汽車零組件業是否可能受到汽車零組件國產化的影響?他表示,目前了解廠商找到的零件還必須要去驗證,所以預估在12月才會有所起色,反轉會是在明年1月。
據統計處調查,按產值計算之動向指數為50.6,預期12月生產指數 將較11月增加。其中,電子零組件業預估12月會比11月來得更差,主要還是成熟製程受到中國低價競爭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