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氣團強襲,全台各地氣溫驟降,暖暖包成了全民取暖小物,不過只把暖暖包握在手中或放在衣服口袋,對全身的保暖效果有限,中醫師陳梓頤就分享3個貼暖暖包的正確部位,不但有助於加速身體暖化,還能改善血液循環,讓整個身體從內到外都感受到溫暖,彷彿打開了全身的暖氣開關。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梓頤指出,暖暖包最常見的用法就是握在手中,溫暖在寒風中冰冷的雙手,但當氣溫過低或身處室外時,暖暖包無法有效溫暖全身,這時就要在身上3位置貼上暖暖包,能迅速讓身體暖起來。

1.脖子後方「大椎穴」

第一個貼暖暖包的部位是位於頸部後側的「大椎穴」,這個位置正是低頭時觸摸後脖部最突起處下方凹陷的部位。大椎穴是人體陽經交會的關鍵穴位,對於全身的暖氣循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溫暖大椎穴,不僅能提升背部的陽氣,還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讓整個身體快速感受到暖意。

2.肚臍下方「關元穴」

第二個位置是位於肚臍下方三指處的「關元穴」,這也是俗稱的丹田位置。關元穴是身體氣血的根本,關聯著內臟和經絡的運行。溫暖關元穴有助於提升人體的元氣,讓全身變得更加溫暖,對於一些女性而言,還有緩解生理痛的效果,這個部位尤其適合在寒冷的天氣中加強保暖。

▲暖暖包。(示意圖/翻攝自 pixabay )
▲暖暖包最常見的用法就是握在手中,溫暖在寒風中冰冷的雙手,但當氣溫過低或身處室外時,暖暖包無法有效溫暖全身。(示意圖/翻攝自 pixabay )
3.背後正中線上「命門穴」

陳梓頤推薦的第三個位置是「命門穴」,位在背後正中線上與腹部肚臍正對的位置上。命門穴貼暖暖包有助於溫暖下肢,並且能夠進一步促進腎臟的陽氣,有助於提升整體的體內熱量,讓下半身也能得到溫暖。

雖然將暖暖包貼在這三個關鍵部位能迅速提高體內暖意,但陳梓頤提醒民眾,使用暖暖包時必須謹慎。首先,暖暖包應該隔著衣物使用,避免直接接觸皮膚,以免引發低溫燙傷;其次,每次將暖暖包貼於這些部位時,應控制時間,避免長時間持續使用,每次貼敷時間建議不超過10分鐘,這樣可以避免因為過久的熱力作用對皮膚造成不適或傷害。

▲除了手握式暖暖包,近年興起貼式暖暖包,可貼在身上取暖,但若貼在衣物內層,長時間直觸皮膚容易低溫燙傷。(示意圖/翻攝photoAC)
▲除了手握式暖暖包,近年興起貼式暖暖包,可貼在身上取暖,但若貼在衣物內層,長時間直觸皮膚容易低溫燙傷。(示意圖/翻攝photo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