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上週(10日)表示,國內新增1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為北部未滿1個月新生兒,收住新生兒加護病房,經過治療後症狀改善,目前已出院,為今年全國第8例腸病毒重症病例。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 12月1日至12月7日門急診就診計21,911人次,較前一週(27,147人次)下降19.3%,但疫情仍處相對高點。兒鼻喉科醫師也觀察到近期有很多小朋友因此停課,一次看懂,腸病毒停課標準。
耳鼻喉科醫師張弘近日在臉書粉專提到,從12月開始上呼吸道疫情升溫,加上腸病毒來攪局,診所相當忙碌,且好多小朋友因此停課。張弘醫師臉書上指出,腸病毒患者大部分為輕症,但5歲以下重症風險較高,需多加留意,醫師也提醒,腸病毒用酒精或是乾洗手消滅病毒其實效果不佳,使用肥皂濕確實洗手才能有效避免,此外,如果有下列重症跡象請務必就醫:
1.抽筋
2.持續嘔吐
3.呼吸急促
4.嗜睡
疾管署提醒,國內腸病毒疫情仍處於流行期,呼籲民眾不可掉以輕心,成人外出或工作返家後,務必先更衣。抱孩子或是餵食嬰幼兒前,應該正確洗手,避免腸病毒危害嬰幼兒健康。腸病毒在家庭及人口密集之場所最容易傳播例如家庭、幼兒園、安親班及托嬰中心等,籲請家有5歲以下嬰幼兒之家庭,應更加注意個人衛生、養成正確勤洗手的習慣,並時常消毒、清洗兒童常接觸的物品及玩具。
🟡台北市教育局腸病毒停課原則
根據統計光是台北市,截至今年11月底,國中以下學校有2766班停課,其中幼兒園就佔了1840班。
📍確診個案:為防範學(幼)童交互傳染擴大流行,經診斷為腸病毒(含醫師確診及疑似),應請學生請假至少7天,以降低疾病傳播機會。
📍幼兒園:進入流行警訊期時,若7日內同一班級有2名(含)以上學生,經醫師診斷為腸病毒(含手足口或疱疹性咽峽炎等),發現個案的班級應採停課7日(含假日)。
📍國小以上:原則不停課。進入流行警訊期時,若7日內同一班級有2名(含)以上學生,經醫師診斷為腸病毒(含手足口或疱疹性咽峽炎等),由校方召集相關教職員、家長代表、衛生專業人員開會,取得該班級之半數以上家長同意,才可以採取停課措施。
📍非流行警訊期,國小及幼兒園為顧及學童生命安全時,應召集教師、家長成立防疫小組研議措施,必要時得邀集轄區健康服務中心代表,並得採停課措施。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1.抽筋
2.持續嘔吐
3.呼吸急促
4.嗜睡
疾管署提醒,國內腸病毒疫情仍處於流行期,呼籲民眾不可掉以輕心,成人外出或工作返家後,務必先更衣。抱孩子或是餵食嬰幼兒前,應該正確洗手,避免腸病毒危害嬰幼兒健康。腸病毒在家庭及人口密集之場所最容易傳播例如家庭、幼兒園、安親班及托嬰中心等,籲請家有5歲以下嬰幼兒之家庭,應更加注意個人衛生、養成正確勤洗手的習慣,並時常消毒、清洗兒童常接觸的物品及玩具。
🟡台北市教育局腸病毒停課原則
根據統計光是台北市,截至今年11月底,國中以下學校有2766班停課,其中幼兒園就佔了1840班。
📍確診個案:為防範學(幼)童交互傳染擴大流行,經診斷為腸病毒(含醫師確診及疑似),應請學生請假至少7天,以降低疾病傳播機會。
📍幼兒園:進入流行警訊期時,若7日內同一班級有2名(含)以上學生,經醫師診斷為腸病毒(含手足口或疱疹性咽峽炎等),發現個案的班級應採停課7日(含假日)。
📍國小以上:原則不停課。進入流行警訊期時,若7日內同一班級有2名(含)以上學生,經醫師診斷為腸病毒(含手足口或疱疹性咽峽炎等),由校方召集相關教職員、家長代表、衛生專業人員開會,取得該班級之半數以上家長同意,才可以採取停課措施。
📍非流行警訊期,國小及幼兒園為顧及學童生命安全時,應召集教師、家長成立防疫小組研議措施,必要時得邀集轄區健康服務中心代表,並得採停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