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保健觀念日益提升,對於低密度膽固醇(俗稱壞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俗稱好膽固醇)也有愈來愈多認識,但高密度膽固醇數值若較高,是否便不用擔心低密度膽固醇偏高?醫師指出,此想法錯誤,已有研究發現,高密度膽固醇不論高或低,與心血管疾病發生都沒有明顯關係,若已動脈硬化,也不會高密度膽固醇提高而改善。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針對膽固醇的研究,國泰醫院介入性心血管科主治醫師黃晨祐說, 醫界對於低密度膽固醇的了解遠多於高密度膽固醇。許多研究證實,過高的低密度膽固醇會增加心肌梗塞、中風等血管阻塞疾病風險,而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若能降低,風險將大幅降低。

此外,黃晨祐指出,就心血管風險預防而言,低密度膽固醇的控制目標因人而異,愈是高風險族群,低密度膽固醇的控制必須更嚴格,才能達到避免心血管事件發生。

以糖尿病患者為例,根據最新指引,糖友的低密度膽固醇目標要低於100 mg/dl,而嚴重的冠狀動脈心臟病、頸動脈狹窄或下肢動脈阻塞者,則建議低於70 mg/dl,曾發生心肌梗塞的糖尿病患者更建議低於55 mg/dl。 

至於高密度膽固醇,過往研究雖發現,其數值和心血管風險呈現反向相關,但是否高密度膽固醇較高才使風險降低,則沒有明確答案。

黃晨祐表示,近年用較精準的隨機化大數據分析,發現高密度膽固醇與心血管發生風險降低沒有顯著相關,不過低密度膽固醇過高常伴隨高密度膽固醇偏低,心血管風險要下降,關鍵仍在低密度膽固醇要低。

此外,在部分新藥臨床試驗則發現,單獨提升高密度膽固醇,而不影響低密度膽固醇或載脂蛋白ApoB時,其實無法降低任何心血管事件風險,也無法延緩動脈粥狀硬化的進展。

另外一項2024年刊登於美國心臟醫學會的研究指出,追蹤超過1萬名的高血壓病人,和高密度膽固醇介於40至80mg/dl間的族群相比,高密度膽固醇超過80mg/dl與高密度膽固醇小於40mg/dl者,發生心血管死亡、心肌梗塞和腦中風的機率反而較高,因此高密度膽固醇對人體是否真屬「好」膽固醇,仍需進一步研究釐清。 

黃晨祐提醒,不少民眾愛吃保健食品,對兼具安全、療效的藥品卻不放心,若膽固醇偏高的病友若憂心吃太多藥,想減藥或停藥,一定要與醫師討論,經醫師評估後再做決定,以免血脂失控、影響健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