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份的一個星期五晚上10點鐘,《NOWnews今日新聞》記者跟著台北市警局少年隊執行「青春專案」勤務,臨檢位在士林的2間網咖。「來,少年隊,請出示身分證,配合臨檢,謝謝你。」打網咖的玩家雖然被員警掃興,但每個人仍配合地拿出證件。警方的任務是查緝網咖、撞球館等場所,是否在深夜時間容留未滿18歲少年。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全台警方於暑假同步展開「青春專案」,圖為台北市警局少年隊查緝網咖是否於深夜容留未成年人士。(圖/記者王郁勳攝。)
▲全台警方於暑假同步展開「青春專案」,圖為台北市警局少年隊查緝網咖是否於深夜容留未成年人士。(圖/記者王郁勳攝。)
1個多小時的臨檢,沒有發現目標,帶隊的北市少年隊小隊長林錦河打趣地說,可能是天氣太熱,大家乾脆躲在家裡吹冷氣。雖說如此,各縣市警方都很重視青春專案勤務,以台北市為例,七八月份就逮捕314人,其中102人涉犯詐欺最多。暑假是青少年犯罪熱區,警政署過去曾統計,光是七到九月份,青少年觸犯毒品與詐欺犯罪就占全年度3至4成。再從2023年的資料來看,查獲少年嫌疑犯共1萬0790人,占總嫌疑犯約3.62%,五年成長約14%。犯罪類型以詐欺案最多,占比約20.32%,與上年度相比增加31.95%,增幅也是所有犯罪之冠。

▲2023年少年嫌犯人數概況。(圖/社群中心製圖。)
▲2023年少年嫌犯人數概況。(圖/社群中心製圖。)
「假設今天你當車手,你領了100萬,依目前的行情,車手大概可以拿到1%,有些比較好可以到3%。」有豐富查緝少年詐欺犯經驗的台北市警局少年隊偵查組警務員陳韋佑分析,詐騙集團分工精細,大量招募年輕人負責前線收款工作。包括從ATM提領或面交款項的「車手」、拿到錢後再交給另一手的「收水」、以及到便利商店取人頭帳戶存摺包裹的「取簿手」,工作輕鬆簡單又有錢拿,明知違法仍吸引少年趨之若鶩。「他們可能會先在撞球館、KTV、或平常在校的同儕友人,去聯繫到詐騙集團的幹部。」

▲2023年少年犯罪以詐欺人數最多。(圖/社群中心製圖。)
▲2023年少年犯罪以詐欺人數最多。(圖/社群中心製圖。)
少年衝第一線如免洗筷 少事法恐成保護傘

陳韋佑指出,詐騙集團透過像是Telegram這種新型通訊軟體招募少年,因為具有「閱後即焚」功能,形成斷點,當警方查緝第一線嫌犯便難以向上追查。「說這些少年對詐騙集團來說,就像免洗筷一樣用完就丟,我覺得是很貼切的形容。這些第一線人員被抓了,也咬不到最上層的幹部。」

根據警方辦案經驗,車手的再犯率達五成以上,無法遏止的原因也跟《少年事件處理法》(下稱少事法)有關。少年犯的裁罰可分最輕的訓誡、保護管束、安置輔導,到實際上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感化教育或執行徒刑。而少事法中可減刑與塗銷前科紀錄,對少年犯而言卻成了保護傘。台北市警局少年隊分隊長蔡仲緯表示:「犯罪集團會跟你說,反正你現在是少年,成年之後犯罪前科就會塗銷,不用擔心。這是他們慣用的一種手法。」

▲該名男子疑似持衝鋒槍,對著當鋪大門掃射。(圖/翻攝記者爆料網)
▲2023年4月,竹聯幫弘仁會高層教唆17歲劉姓少年持槍掃射華山幫據點當鋪66槍,震驚社會。(圖/翻攝記者爆料網)
成為少年犯有跡可循 家庭教育是關鍵

若撇開警方執法的立場,有些第一線承辦員警,也只比這些少年犯大上十歲左右,就像哥哥一般。85年次的陳韋佑,做筆錄之餘也會爭取少年的認同,並且鼓勵他們尋找對自己有意義的目標,用朋友的角度分析犯罪利弊,也會追蹤少年IG確認他們是否改過向善。「少年犯罪是一個演進過程,一定是先逃學逃家,偏差行為越來越嚴重,大部分都是家庭功能不健全。」台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督導員張雅君表示,少年犯的家庭背景,不完全是隔代教養或單親,她也遇過來自社經地位良好的家庭,但父母疏於管教的孩子,為了表現自己可以獨當一面而犯罪。大部分的少年犯都很單純,輔導過後也會清醒,原來犯罪集團所說的都是話術,因此國高中的法治教育非常重要。

陳韋佑也說,孩子出現偏差行為,家長學校就要提高警覺,如果願意投入更多資源輔導,就可以把孩子拉回正軌。學校可以適性教育,制定不同的教學方針,讓不喜歡念書的孩子願意上學,就能減少犯罪集團或黑道的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