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美颱風目前位於台灣南方呂宋島往南海移動,不過最新預報顯示,週日(27日)起至下週一(28日)導引氣流受到北方槽線影響,會在南海出現大迴轉,是否會轉個彎侵襲台灣成為焦點,不過中央氣象署表示,潭美迴轉後強度已減弱,是否會維持颱風強度仍待觀察。且準颱風「康芮」有機會在1天內生成,預測路徑有機會往西前進,若屆時台灣有東北季風,可能又會有共伴效應發生,若提早北轉且距離台灣遙遠,則對台灣天氣影響不大。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明(25)日東北季風及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北部及東北部天氣稍涼,其他地區早晚亦涼;臺灣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陣雨,北部地區及南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基隆北海岸、大臺北山區、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並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尤其清晨東部山區及東北部山區有局部豪雨等級以上降雨發生的機率,中部山區亦有零星短暫陣雨。

🟡潭美颱風將大迴轉,是否與康芮颱風發生相互作用引發關注
中央氣象署預報員謝佩芸表示,潭美颱風在短期內會持續往西移動,在靠近海南島南方前,周日到下周一導引氣流受北方槽線影響,會在南海出現迴轉狀況,不過北方槽線(高空低壓)影響時間短,潭美颱風可能大轉彎後又持續往東移動,簡單來講就是折返跑,後續進入南海中間,強度會減弱,屆時會不會維持颱風型態也是關注的重點。

此外,今(24)日上午8點關島附近海面有熱帶低壓生成,有機會生成今年第21號颱風「康芮」,不過該熱帶系統預估路徑會往西前進,下週一、下週二接近菲律賓東方海面,各模式預估有兩種走法,第一種會在距離台灣遙遠的地方北轉,對台灣沒有影響;若是持續靠近菲律賓通過南海,加上同時有東北季風南下,除了有機會產生共伴效應外,與潭美颱風也有機會互相發生影響,不過後期預測變數大仍需要進一步觀察。

▲熱帶性低氣壓TD25有機會在一天內,生成第21號「康芮」颱風。(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熱帶性低氣壓TD25有機會在一天內,生成第21號「康芮」颱風。(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潭美颱風迴轉後強度減弱,接近台灣的機率也較低
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則認為,潭美颱風今天穿越菲律賓,目前結構受地形影響嚴重破壞,預計未來在南海有機會逐漸增強,但由於環境較為不利因素,大概會維持輕颱等級,後期是否會迴轉,也不太會是預報上的重點了,原因在於其強度不會太強,由AI模式最路徑可以看出。

而部分預測認為可能會與康芮產生交互作用,不過在模式看來沒有明顯的藤原效應發生,原因在於兩者距離較遠,兩者中心在未來也無共旋現象,目前情況比較像是,因準康芮颱風及槽線打擊太平洋高壓,使得副熱帶高壓斷開成東西兩段,潭美在接近越南近海時,頓時失去導引氣流,受東北風影響路徑向南偏折,待康芮颱風北上後,太平洋高壓重新西伸,潭美有機會再度轉往西行。

未來潭美颱風迴旋後,路徑變數較大,但預估會是以較弱的型態,接近台灣的機率也較低,目前關注的重點,還是會在今明兩天,颱風環流與共伴效應的強降雨,提醒東北部及東部民眾留意。

▲康芮颱風北上後,太平洋高壓重新西伸,潭美有機會再度轉往西行。(圖/取自「觀氣象看天氣」粉專)
▲康芮颱風北上後,太平洋高壓重新西伸,潭美有機會再度轉往西行。(圖/取自「觀氣象看天氣」粉專)
🟡颱風「藤原效應」是什麼?
中央氣象署解釋如果兩個颱風靠近至1,000公里左右時,它們將相互繞著相連的軸線做環狀反時鐘方向旋轉,旋轉中心的位置,由2個颱風的相對質量及颱風環流的強度來決定。旋轉時通常較小的一個走得快些,較大的一個走得慢些,有時2颱風亦可能逐漸合而為一。

此種雙颱風交互作用現象係由日本氣象學家藤原先生最早開始研究,故稱為藤原效應。

▲雙颱風產生反時鐘方向相互旋轉之藤原效應雲系圖。(示意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雙颱風產生反時鐘方向相互旋轉之藤原效應雲系圖。(示意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何謂颱風與季風的共伴效應?
中央氣象署說明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共伴時,造成氣流的水平輻合、氣壓梯度及風力的局部增強,並且透過地形的輻合舉升,使臺灣東北部迎風面地區發生強風、豪雨。

颱風與西南季風共伴時,西南季風與位於臺灣北部或北部海面的颱風環流共伴形成輻合帶,輻合帶上會持續降雨,此外,臺灣南部山區也因西南季風受山區地形抬升造成持續降雨。颱風伴隨大量的水氣輻合,易在臺灣中南部局部地區引發強風、豪雨。

▲颱風外圍環流明天(24日)逐漸接近台灣上空,暖溼空氣加上東北季風帶來的冷空氣,會在台灣東方海面產生共伴效應。(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颱風外圍環流今(24日)逐漸接近台灣上空,暖溼空氣加上東北季風帶來的冷空氣,會在台灣東方海面產生共伴效應。(圖/中央氣象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