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中國在外交上大行「戰狼外交」,常常引起各國反彈,不過近來似乎出現變化。日本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指出,近來習近平對美國、日本以及台灣,都有遞出橄欖枝的跡象,但準確來說是「一邊對抗、一邊示好」,而會做出這樣的舉動,背後原因可能與中國經濟疲軟,以及習近平想要低調一點,避免讓中國問題成為大選主軸話題有關。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矢板明夫23日在臉書上PO文指出,近來中國對美國、日本,甚至是台灣都有遞出橄欖枝的跡象,準確來說有「一邊對抗一邊示好」的感覺,但「最近中國的戰狼外交好像發生了一些變化」。

矢板明夫表示,「美國最近對中國比較強硬。9月25日,國會通過制裁中共暴政及壓迫人士法案。又對中國電動車加了百分之百的關稅。還制裁了兩家協助俄羅斯生產無人機的中國公司。」他指出,若是在往年,遇到這樣的事情,中國一定會站起來怒罵美國。但最近中國雖然也有所反應,卻比較低調。在幾天前,習近平反而向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的2024年頒獎晚會,發出賀信。信上說,中國願意同美國做朋友、做夥伴,這不僅造福兩國,也會惠及世界。

看到中國對日本的態度,矢板明夫認為,雖然表面上強硬,但在9月20日,突然鬆動了之前對日本水產品全面禁止的禁令,放棄了一直批評日本禍國殃民、危害鄰國的論調。;對台灣也有點類似,10月14日中國對台灣進行了較大規模的軍事演習,但很快就結束了。」

矢板明夫提到,「之後習近平到了廈門,和廈門政府工作人員座談時說,我們要建設好兩岸融合示範區,並提到了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增進台灣民眾的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國家認同。習近平走後,福建省台辦立刻傳達了習近平對台灣比較善意的語言。值得注意的是,習近平這次去福建並沒有視察軍隊,可以視為他在軍演之後,馬上做了一個修復關係的動作,或者說是『打一巴掌,給一顆紅棗』。這一點,與中共過去的做法也有些不同。」

矢板明夫認為,習近平態度軟化的背後原因,最重要的當然是因為中國經濟疲軟。「中國需要外資。習近平講到的要與美國做兄弟,主要也是喊話美國經濟界。其次,現在是美國大選期間。習近平低調一點,以免中國問題成為大選的主軸話題。」

不過矢板明夫也在文中直言,其實習近平的外交一向沒有中心思想,「總是既要挖美國的牆角,又想美國不生氣」,他進一步提到,「去年,他訪問美國,和拜登總統談判,以及見到美國經濟界時,也說要做朋友。但是剛回國不久,12月接見外交官,又說我們要打造一支對黨忠誠、敢鬥善鬥的外交鐵軍」。

矢板明夫最後表示,「更重要的是,我認為中國和西方社會當下的核心矛盾是俄羅斯。」矢板明夫指出,習近平在10月22日時與俄羅斯總統蒲亭會面,稱中俄之間世代友好的深厚情誼不會改變,「但是,他能給出的條件,俄羅斯未必滿意,同時,美國和歐洲對這樣的舉動也會不滿意。」矢板明夫認為,在缺乏穩定的外交思想之下,習近平「遞出橄欖枝也好,突然又變成戰狼也好,中國到底會往哪裡走?恐怕很難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