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號颱風潭美(國際命名:TRAMI)今(22)日凌晨生成,路徑預計朝西往呂宋島及南海移動,直接襲臺機率較低,不過台灣也沒閃過風雨,颱風外圍環流和東北季風發威,宜花東有顯著豪雨,全台各地防大風大浪。
中央氣象署指出,今(22)日下半天開始,東北季風增強,北臺灣會逐漸轉為有短暫雨的天氣;明(23)日宜蘭山區開始有明顯的累積降雨,花東雨勢快速增加。
潭美颱風24日、25日對台灣影響最劇烈,宜花東、北北基要防範豪雨,尤其宜蘭花蓮山區 、大臺北山區及北海岸 ,要嚴防局部大豪雨的可能性,這段期間請避免前往上述山區活動。
![潭美颱風24日、25日對台灣影響最劇烈,宜花東、北北基要防範豪雨,尤其宜蘭花蓮山區 、大臺北山區及北海岸。(圖/取自「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 ▲潭美颱風24日、25日對台灣影響最劇烈,宜花東、北北基要防範豪雨,尤其宜蘭花蓮山區 、大臺北山區及北海岸。(圖/取自「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https://media.nownews.com/nn_media/thumbnail/2024/10/1729576773463-fe1c48463514481f82d49a42f5b8e641-500x464.webp?unShow=false&waterMark=false)
▲潭美颱風24日、25日對台灣影響最劇烈,宜花東、北北基要防範豪雨,尤其宜蘭花蓮山區 、大臺北山區及北海岸。(圖/取自「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 氣象署表示,颱風在往西移動的過程,路徑還有北偏或南偏的空間,加上它與東北季風交互作用的情形,會影響實際風雨的程度,提醒宜花東、北北基的朋友,要持續留意最新氣象資訊,做好防颱準備。
並且今(22)日下半天開始,臺灣沿海的風浪也會明顯轉強,臺南以北沿海空曠地區/北海岸/恆春半島/各離島將有9至11級強陣風,尤其恆春半島及澎湖風力可能達12級,其他地方也會有比較強的陣風出現。
海上浪也相當大,普遍高達3~5米,澎湖、綠島、蘭嶼、恆春半島可達6米,這幾天請避免前往海邊活動。
![今(22)日下半天開始,臺灣沿海的風浪也會明顯轉強,臺南以北沿海空曠地區/北海岸/恆春半島/各離島將有9至11級強陣風。(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今(22)日下半天開始,臺灣沿海的風浪也會明顯轉強,臺南以北沿海空曠地區/北海岸/恆春半島/各離島將有9至11級強陣風。(圖/中央氣象署提供)](https://media.nownews.com/nn_media/thumbnail/2024/10/1729576854034-279b7db82c0546ccb8cde52d6f7ed281-500x478.webp?unShow=false&waterMark=false)
▲今(22)日下半天開始,臺灣沿海的風浪也會明顯轉強,臺南以北沿海空曠地區/北海岸/恆春半島/各離島將有9至11級強陣風。(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潭美颱風24日、25日對台灣影響最劇烈,宜花東、北北基要防範豪雨,尤其宜蘭花蓮山區 、大臺北山區及北海岸 ,要嚴防局部大豪雨的可能性,這段期間請避免前往上述山區活動。
![潭美颱風24日、25日對台灣影響最劇烈,宜花東、北北基要防範豪雨,尤其宜蘭花蓮山區 、大臺北山區及北海岸。(圖/取自「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 ▲潭美颱風24日、25日對台灣影響最劇烈,宜花東、北北基要防範豪雨,尤其宜蘭花蓮山區 、大臺北山區及北海岸。(圖/取自「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https://media.nownews.com/nn_media/thumbnail/2024/10/1729576773463-fe1c48463514481f82d49a42f5b8e641-500x464.webp?unShow=false&waterMark=false)
並且今(22)日下半天開始,臺灣沿海的風浪也會明顯轉強,臺南以北沿海空曠地區/北海岸/恆春半島/各離島將有9至11級強陣風,尤其恆春半島及澎湖風力可能達12級,其他地方也會有比較強的陣風出現。
海上浪也相當大,普遍高達3~5米,澎湖、綠島、蘭嶼、恆春半島可達6米,這幾天請避免前往海邊活動。
![今(22)日下半天開始,臺灣沿海的風浪也會明顯轉強,臺南以北沿海空曠地區/北海岸/恆春半島/各離島將有9至11級強陣風。(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今(22)日下半天開始,臺灣沿海的風浪也會明顯轉強,臺南以北沿海空曠地區/北海岸/恆春半島/各離島將有9至11級強陣風。(圖/中央氣象署提供)](https://media.nownews.com/nn_media/thumbnail/2024/10/1729576854034-279b7db82c0546ccb8cde52d6f7ed281-500x478.webp?unShow=false&waterMark=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