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10/23)是秋天最後一個節氣,代表天氣真的要轉涼,王大元中醫師表示,秋末霜降節氣可以「平補」,不宜選用「苦寒」食物進補,像是黃連、苦瓜、龍膽草,等食材在平補時不宜攝取過多,喜歡苦瓜的人,可以用蔥薑蒜頭等清炒,平衡一下苦寒性味。
王大元醫師解釋,苦寒藥材進補容易導致腹脹、拉肚子、面色蒼白、末梢冰冷或下肢水腫等症狀,一般來說,夏天比較適合用苦藥進補,冬天過用苦寒,苦寒耗傷消化系統,導致脾胃虚寒,因此使用時需特别小心。古人認為「冬季進補不如霜降進補」、「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因此在深秋時節先將腸胃顧好,冬天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在中醫的觀念裡,秋天屬於五行中的「金」,對應到肺臟,肺主一身之氣,喜潤而惡燥,肺又主皮毛,與大腸相表裡,霜降節氣由濕轉乾更為明顯,燥邪更易傷害人體津液,因此容易出現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問題,像是口乾舌燥、氣喘乾咳、皮膚乾裂、便秘等,此外,當體內津液不足,像是身體的血液、淋巴液、組織液和其他水分不夠時,或是溫度降低,讓血液灌流量降低、營養成分或電解質缺乏,導致肌筋膜難以運作,肌肉緊繃、屈伸不利、容易抽筋等。
王大元醫師表示,霜降的養生關鍵在於「預防乾燥」,養肺、潤燥會是重點,其中「白色食物」發揮效用,建議攝取生津潤燥、宣肺止咳的水梨、蘋果、蘿蔔、白果、木耳和蜂蜜水等食材,但過敏和虛冷體質則應減少食用。此外,秋燥的霜降時節,身體容易上火,建議減少辣椒、花椒、肉桂、生薑及酒類等辛辣刺激物。
身體可以透過養生的食材來進補,心情也需要兼顧,同時要預防「秋鬱」的發生,因深秋之後,日照減少,讓草木凋零,容易使人意志消沉、莫名情緒低落,因此特別需要慎防憂鬱症發作。王大元醫師建議,可以搓揉鼻翼兩側「迎香穴」、手肘內面的「尺澤穴」和手腕內側的「內關穴」,有助於預防呼吸道疾病和調整情緒。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中醫的觀念裡,秋天屬於五行中的「金」,對應到肺臟,肺主一身之氣,喜潤而惡燥,肺又主皮毛,與大腸相表裡,霜降節氣由濕轉乾更為明顯,燥邪更易傷害人體津液,因此容易出現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問題,像是口乾舌燥、氣喘乾咳、皮膚乾裂、便秘等,此外,當體內津液不足,像是身體的血液、淋巴液、組織液和其他水分不夠時,或是溫度降低,讓血液灌流量降低、營養成分或電解質缺乏,導致肌筋膜難以運作,肌肉緊繃、屈伸不利、容易抽筋等。
王大元醫師表示,霜降的養生關鍵在於「預防乾燥」,養肺、潤燥會是重點,其中「白色食物」發揮效用,建議攝取生津潤燥、宣肺止咳的水梨、蘋果、蘿蔔、白果、木耳和蜂蜜水等食材,但過敏和虛冷體質則應減少食用。此外,秋燥的霜降時節,身體容易上火,建議減少辣椒、花椒、肉桂、生薑及酒類等辛辣刺激物。
身體可以透過養生的食材來進補,心情也需要兼顧,同時要預防「秋鬱」的發生,因深秋之後,日照減少,讓草木凋零,容易使人意志消沉、莫名情緒低落,因此特別需要慎防憂鬱症發作。王大元醫師建議,可以搓揉鼻翼兩側「迎香穴」、手肘內面的「尺澤穴」和手腕內側的「內關穴」,有助於預防呼吸道疾病和調整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