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壇巨擘、現代詩啟發者瘂弦辭世,享耆壽92歲。台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在臉書發文追悼,「謝謝瘂公,謝謝您的詩集,伴隨我度過許多荒蕪孤獨。謝謝您的副刊歲月,為台灣文壇,文化圈,樹立起許多標竿。」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蔡詩萍今(12)日在臉書發文,前輩詩人瘂弦先生過世了,雖然他的本名是王慶麟,但長年以來,「瘂弦」幾乎已成為他的等同符號,代表詩之成就,代表編輯之成就,代表副刊高峰之成就,代表提攜後進之成就。「我不是詩人,無法像很多寫詩的朋友,能表達他們對瘂弦的指導之情,提攜之恩,但我進入媒體工作後,由於同一集團之故,常有機會見面,這樣的非文學的緣分,就已經能感受到他對年輕輩的溫柔體貼了。」

蔡詩萍表示,自己跟很多文壇後進一樣,認識瘂弦先生久了,跟著稱他「瘂公」;「我寫詩不成,卻愛詩數十年,總把讀詩,當成調劑我文字枯竭時的花園祕境,進去走一走,心曠神怡,神思為之一振,往往便走出我自己的一條條小徑。」而《瘂弦詩集》無疑是他手邊常常翻的一本,很難想像這麼一位大詩人,真正的詩著作其實只有一本,從早期的《深淵》,到最後的《瘂弦詩集》,多是瘂弦早期「專業詩人階段」的創作,而後瘂弦忙於編務,從文學到文化,領域日寬,寫作觸及書評,評論,編選文選,月旦其他詩集作品,在副刊上企劃專題引領風騷等等,但詩之創作顯然被壓縮到極盡了。

蔡詩萍回憶,自己還很年輕時,某次場合跟瘂弦聊天,他問瘂弦「為何他花這麼多時間,願意跟我們這樣的晚輩聊天,給意見,甚至細細改稿,乃至於大力推薦與提攜?」瘂弦笑笑的對他說「因為你不知道哪位年輕人將來會有大成就啊,對他們好,以後他們就會記得你,感謝你啊!」說完後,兩人相互大笑。而多年來,他始終記得這段話。

蔡詩萍表示,「謝謝瘂公,謝謝您的詩集,伴隨我度過許多荒蕪孤獨。謝謝您的副刊歲月,為台灣文壇,文化圈,樹立起許多標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