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陀兒颱風(Krathon,泰國提供)在昨(29)日路徑出現大幅修正,目前預估往西北移動後,明(1)日會北轉,有機率在高雄至屏東一帶登陸,中央氣象署也提醒,這樣的路徑讓山陀兒颱風不受地形破壞,對登陸地點會造成重大衝擊,而翻閱過去資料,歷史上有賽洛瑪、蘇珊、南瑪督、莫蘭蒂有類似路徑,也都對西南部造成嚴重風災。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氣象署技正林秉煜提醒,陀兒颱風的路徑還會持續往西北移動,不過颱風東側的「太平洋高壓」比預期的強,因此山陀兒颱風整體路徑都被往西邊推,直到明天下半天,北方槽線系統建立後,槽線會拉著山陀兒颱風往北走,若山陀兒颱風走了更往西在北轉的路徑,西南部會變成首當其衝的風雨熱區,累積雨量可能不輸北部、東半部,因此防颱絕不可鬆懈,請民眾時刻關注颱風最新動態。

▲今年第18號颱風「山陀兒」逼近且有登陸機會,氣象署預估北部、東半部、中南部山區,從今日開始至週三(10/2)就會有明顯的雨量累積。(圖/中央氣象署)
▲今年第18號颱風「山陀兒」逼近且有登陸機會,氣象署預估北部、東半部、中南部山區,從今日開始至週三(10/2)就會有明顯的雨量累積。(圖/中央氣象署)
🟡與山陀兒類似路徑颱風

📍1977年賽洛瑪颱風(THELMA)

1977年7月21日,賽洛瑪颱風在菲律賓東方海面生成,隨後朝西北西進行,抵達巴士海峽時轉向北至北北東移動,最後登陸在高雄至恆春間,詭譎的路徑令當時各國觀測單位相當頭痛,賽洛瑪環流小卻結實,登陸南台灣後造成嚴重破壞,隨然沒有確切的傷亡人數統計,但當年報告形容,賽洛瑪颱風是「造成二戰以來台灣最大的破壞事件。」

▲1977年賽洛瑪颱風往北轉向後,在高雄至恆春間登陸,登陸南台灣後造成嚴重破壞。(圖/中央氣象署)
▲1977年賽洛瑪颱風往北轉向後,在高雄至恆春間登陸,登陸南台灣後造成嚴重破壞。(圖/中央氣象署)
📍1988年蘇珊颱風 (SUSAN)

1988年5月28日,蘇珊颱風在台灣南方生成,以西北轉北的方向行進,在東沙島東南方海上轉向東北方向移動,6月2日上午在台灣屏東縣恆春半島登陸,由台東縣大武鄉附近出海後,經琉球石垣島近海向東北方遠離。

由於蘇珊颱風只在南台灣登陸一下就快速往東北遠離,因此當時的災情相對輕微,但在前期路徑上和山陀兒颱風仍有許多相似之處。

▲1988年蘇珊颱風,以西北轉北的方向行進,並在在台灣屏東縣恆春半島登陸。(圖/中央氣象署)
▲1988年蘇珊颱風,以西北轉北的方向行進,並在在台灣屏東縣恆春半島登陸。(圖/中央氣象署)
📍2004年南瑪都颱風(NANMADOL)

2004年11月29日,南瑪都颱風在菲律賓東方遠海生成後不斷增強,通過呂宋島後,轉向北北西進入巴士海峽,之後轉向東北東朝台灣移動,12月4日上午在屏東枋寮附近登陸,2小時後從台東太麻里附近出海到台灣東南部海面,南瑪都颱風也創下歷史同年最晚登陸台灣的颱風。

南瑪都颱風環流與冬季的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造成台灣氣象史上極為罕見的12月超大豪雨,花蓮布洛灣累積雨量達1090毫米、日雨量907毫米,部分地區道路坍方。有2人死亡、2人失蹤,農林漁牧損失約6.7億元。

▲2004年南瑪都颱風路徑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北部及東半部有豪雨發生,釀成嚴重災情。(圖/中央氣象署)
▲2004年南瑪都颱風路徑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北部及東半部有豪雨發生,釀成嚴重災情。(圖/中央氣象署)
📍2016年莫蘭蒂颱風(MERANTI)

2016年9月7日,莫蘭蒂颱風在關島西方海面形成後,往西北西轉西北方向移動,9月13日暴風圈逐漸進入台灣東南部陸地及恆春半島,颱風中心在9月15日由金門進入福建,中午左右颱風警報解除。

雖然2016年莫蘭蒂颱風沒有登陸台灣,但前期路徑和山陀兒也有幾分類似,颱風造成全台超過72萬戶停水、110萬戶停電,災情主要集中在南台灣,高雄嚴重淹水,大量樹木倒下,招牌和鐵皮散落一地,東吉島、金門出現17級以上強陣風,全台共計有1人死亡,62人受傷,農損約新臺幣1億元。

▲2016年莫蘭蒂颱風路徑雖然沒有登陸台灣,但仍造成全台超過72萬戶停水、110萬戶停電。(圖/中央氣象署)
▲2016年莫蘭蒂颱風路徑雖然沒有登陸台灣,但仍造成全台超過72萬戶停水、110萬戶停電。(圖/中央氣象署)

更多「山陀兒颱風來襲」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