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解放軍25日向太平洋發射可攜帶核彈頭的洲際彈道飛彈(ICBM),被認為很可能是「東風-41」,為時隔44年首見,威懾美國的意味濃厚,日本、紐西蘭也陸續表達關切,聲稱中國軍事預算大增又缺乏透明度,此舉只會讓事態朝「令人不安」的方向發展。無獨有偶,日媒披露中國發射ICBM當天,日本海上自衛隊護衛艦「漣」號(さざなみ,Sazanami)也通過台灣海峽,意在維護航行自由。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國國防部25日上午透過官網宣布,解放軍火箭軍當天早上8時44分,向太平洋「相關公海海域」,成功發射1枚攜載訓練模擬彈頭的洲際彈道飛彈,並準確落入預定海域。

據了解,中國很少在國際水域試射洲際彈道飛彈,一般都會選在偏遠的新疆或渤海,上一次此類行動要追溯到1980年5月,當時中國向南太平洋發射了一枚東風-5。

▲(圖/翻攝自中國軍號微信)
▲中國還特別釋出25日發射之ICBM的「高清照」。(圖/翻攝自中國軍號微信)
儘管中國宣稱,此次發射是「年度軍事訓練例行性安排,符合國際法和國際慣例,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目標」,但包含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中國研究室長-增田雅之在內的專家都認為,解放軍證明具有核彈的機動發射能力,「全射程」又涵蓋美國本土,無疑是針對美國釋放出的強力訊息。

增田進一步指出,中國5年前首度公開東風41,就是有意釋放「已可進入實戰化階段」的訊息。此外,美日韓、菲律賓、澳洲的同盟合作正持續加強,劍指中國,北京選在此時發射ICBM,很明顯就是在對美國釋放訊息。他也注意到此次中國發射ICBM前,數十架共軍戰機、無人機也在台灣周邊飛行。

《美國之音》則引述前美國國防官員唐安竹(Drew Thompson)分析,此次發射恰逢聯合國大會在紐約舉行,這是衝著國際秩序發出的、相當直白的訊號,表明中國的忍耐是有限的,準備使用最強大的武器來威懾對手,或在必要時、威懾失敗時施以懲罰,同時也表達火箭軍貪腐等問題已解決。

另一方面,根據《NHK》引述消息人士報導,日本海上自衛隊護衛艦「漣」號,在前往南海,參加與澳洲、紐西蘭的海上聯合軍演途中,也於25日由北向南通過台灣海峽,是日本海上自衛隊首度有護衛艦通過台海,主張航行自由。

報導提到,此舉是岸田政府為了箝制中國軍事行動,經過內部檢討後做出的,但有關說法尚未獲日本政府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