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的學習歷程檔案行之有年,各界褒貶不一。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林國明、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施慶麟今(24)日公布調查,超過80%的師生認為可藉學習歷程檔案的課程學習成果,培養或學到素養能力,不過也有70.85%的教師有感課程內容教不完,缺乏時間製作課程學習成果的內容,還有61.71%的教師覺得教學負擔過重,沒有心思設計適合產出課程學習成果的作業。
教育部委由台灣大學進行《作伙學: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期盼能讓各界瞭解108課綱與學習歷程檔案實施以來,高中現場的狀況與意見,以及大學申請入學書面審查委員對於招生審查資料的看法與重視面向,作為政策調整與實證研究的重要依據,進而精進大學考招制度及招生專業化。
林國明表示,《作伙學: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 在今年採取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針對全國78所高中超過2800名高中三年級普通科學生、超過1200名曾經任教108課綱學生班級的教師,進行代表性樣本的問卷調查,其中回收2825份學生樣本,完訪率為76.39% ,以及1228份教師樣本,完訪率為78.32%,總計4053份樣本。
各項調查發現,50.27%的學生認為積極製作課程學習成果;約莫80%左右的學生認為,勾選給予申請校系的課程學習成果,能夠契合該系重視的能力特質與學科知識;89.45%的學生認為,可以透過製作課程學習成果學到至少1項素養能力;78.44%的學生認為,準備考試的時間多於製作課程學習成果。
各項調查指出,63.11%的教師認為,學生有積極製作上傳課程學習成果;61.1%的教師認為製作課程學習成果可以激發學科能力、比較不好的學生的學習興趣;83.14%的教師認為,製作課程學習成果可以培養學生的素養能力,協助學生探索志向;超過80%的教師認為,因應108課綱會在課程中融入素養導向的教學方式。
不過各項調查顯示,69.87%的教師不確定大學教授是否重視學生產出的課程學習結果;70.85%的教師課程內容教不完,缺乏時間安排可以製作課程學習成果的內容;61.71%的教師教學負擔過重,沒有心思設計適合產出課程學習成果的作業。
各項調查發現,只有0.96%的學生為了製作學習歷程檔案補習;4.89%的教師遇過學生繳交代做的課程學習成果。
研究分析提到,城鄉差異以及父母的學歷、階級、職業,並不影響學生製作課程學習成果的積極程度與滿意程度,而且弱勢背景學生自認可從製作課程學習成果中學到比較多的能力,也更傾向認為製作課程學習成果可以幫助探索志向、培養素養與瞭解學科知識。
林國明表示,偏鄉地區的學生對於個人作品會比都會區的學生來得滿意,不過就讀學校類型、家庭背景則對學生作品的滿意度並無影響,而且就讀公立的社區型高中、私立高中的學生製作學習歷程檔案會比就讀公立明星高中的學生來的積極,他也強調「最主要的因素在於教師有無積極引導學生」,好在不同地區、類型的學校,老師通常都很積極協助學生的完成課程學習成果。
另外,教育部委由中山大學進行《大學招生專業化發展調查計畫》是以實際參與大學申請入學書面審查的教師作為調查對象,每年超過3300名實際參與審查的教師進行問卷調查,並從全國參與大學申請入學招生學系當中,分為18個學群進行分層抽樣,訪談160名學系的書審教師,希望更進一步瞭解大學端對於招生審查資料的看法與重視面向。
施慶麟指出,訪談教師的備審資料審查件數集中在31件至60件之間、問卷統計在近3學年度審查單件備審資料的時間中位數,分別是13分鐘、15分鐘、14分鐘,而且訪談審查教師的單件審查時間則微幅提高,超過60%的教師平均1小時可以審查3名至5名學生的備審資料。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國明表示,《作伙學: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 在今年採取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針對全國78所高中超過2800名高中三年級普通科學生、超過1200名曾經任教108課綱學生班級的教師,進行代表性樣本的問卷調查,其中回收2825份學生樣本,完訪率為76.39% ,以及1228份教師樣本,完訪率為78.32%,總計4053份樣本。
各項調查發現,50.27%的學生認為積極製作課程學習成果;約莫80%左右的學生認為,勾選給予申請校系的課程學習成果,能夠契合該系重視的能力特質與學科知識;89.45%的學生認為,可以透過製作課程學習成果學到至少1項素養能力;78.44%的學生認為,準備考試的時間多於製作課程學習成果。
各項調查指出,63.11%的教師認為,學生有積極製作上傳課程學習成果;61.1%的教師認為製作課程學習成果可以激發學科能力、比較不好的學生的學習興趣;83.14%的教師認為,製作課程學習成果可以培養學生的素養能力,協助學生探索志向;超過80%的教師認為,因應108課綱會在課程中融入素養導向的教學方式。
不過各項調查顯示,69.87%的教師不確定大學教授是否重視學生產出的課程學習結果;70.85%的教師課程內容教不完,缺乏時間安排可以製作課程學習成果的內容;61.71%的教師教學負擔過重,沒有心思設計適合產出課程學習成果的作業。
各項調查發現,只有0.96%的學生為了製作學習歷程檔案補習;4.89%的教師遇過學生繳交代做的課程學習成果。
研究分析提到,城鄉差異以及父母的學歷、階級、職業,並不影響學生製作課程學習成果的積極程度與滿意程度,而且弱勢背景學生自認可從製作課程學習成果中學到比較多的能力,也更傾向認為製作課程學習成果可以幫助探索志向、培養素養與瞭解學科知識。
林國明表示,偏鄉地區的學生對於個人作品會比都會區的學生來得滿意,不過就讀學校類型、家庭背景則對學生作品的滿意度並無影響,而且就讀公立的社區型高中、私立高中的學生製作學習歷程檔案會比就讀公立明星高中的學生來的積極,他也強調「最主要的因素在於教師有無積極引導學生」,好在不同地區、類型的學校,老師通常都很積極協助學生的完成課程學習成果。
另外,教育部委由中山大學進行《大學招生專業化發展調查計畫》是以實際參與大學申請入學書面審查的教師作為調查對象,每年超過3300名實際參與審查的教師進行問卷調查,並從全國參與大學申請入學招生學系當中,分為18個學群進行分層抽樣,訪談160名學系的書審教師,希望更進一步瞭解大學端對於招生審查資料的看法與重視面向。
施慶麟指出,訪談教師的備審資料審查件數集中在31件至60件之間、問卷統計在近3學年度審查單件備審資料的時間中位數,分別是13分鐘、15分鐘、14分鐘,而且訪談審查教師的單件審查時間則微幅提高,超過60%的教師平均1小時可以審查3名至5名學生的備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