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女大生遭公車撞死,再度引發社會對於行人安全的討論。國民黨立委李彥秀批,今年1至6月行人事故死亡183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0人,其中以「車輛未依規定暫停讓行人」釀39死占比最高,現在又有東海女大生在斑馬線被公車撞死,交通部力推的車輛停讓行人顯然不見成效。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2年12月初CNN報導稱台灣為「行人地獄」,2023年初,政府加速對行人交通安全政策的改革,針對「路口不停讓行人」、「非號誌化路口未依標誌、標線、號誌停車再開」、「人行道違規停車與違規臨時停車」及「取締道路障礙」四項違規行為開罰。

李彥秀指出,歷年交通死亡事故總件數,台灣自2008年的3,474件逐年下降,至2017年達到最低點的2,697件,趨勢逐年下滑;但2017年後趨勢反轉,今年一至六月行人事故死亡183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0人,其中以「車輛未依規定暫停讓行人」釀39死占比最高,前晚又有東海女大生在斑馬線被公車撞死,交通部力推的車輛停讓行人顯然不見成效。

李彥秀提醒政府,第一改善交通的3E計畫,必須包含執法(Enforcement)、教育(Education)和工程(Engineering)。3E必須同時俱進,才能提升交通安全環境,根據立法院法制局的研析成果指出,工程面又是最常忽略的面向。工程設計不能過於「單一導向」,協助縣市政府規劃最適宜的道路工程設計,是當務之急。

第二,針對A1(死亡)、A2(受傷)事故列入優先改善,分析也發現,左轉穿越側撞最嚴重,因為車輛左轉時為了搶快,A柱(汽車擋風玻璃和左、右車門之間的立柱)、B柱(前後車門之間的立柱)遮擋視線,車速過快,而導致憾事發生,政府不缺數據與分析,關鍵在如何結合交通改善3E計畫,真正落實行的安全。

第三,台灣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數18%,但占交通死亡數的比率長年超過三分之一以上;若只看行人死亡部分,老人更占了三分之二,平均每年有將近300名65歲以上的高齡行人因交通事故。面對即將到來的超高齡化社會,政府若再沒有作為,高齡交通事故恐怕只會有增無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