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捕獲活化石「龍宮貝」!博物館籲放生 漁民搖頭:不是保育類

記者潘毅/綜合報導

▲臺灣博物館的龍宮貝標本,曾一度吸引超過50萬人特地朝聖。(圖/國立臺灣博物館臉書)
▲臺灣博物館的龍宮貝標本,曾一度吸引超過50萬人特地朝聖。(圖/國立臺灣博物館臉書)
近期在宜蘭頭城大溪漁港中,一位林姓船長在龜山島外海捕撈到俗稱龍宮貝的「龍宮翁戎螺」,而這個古老的生物去向也引發各界關注。對此,國立台灣博物館今(23)日就發文科普這個奇特生物的來歷,並喊話漁民讓「野生動物回歸大自然」,不過船長則認為龍宮貝並非保育類,會繼續尋求出售的機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立台灣博物館今(23)日在臉書上發文,提到龍宮貝過去曾在臺灣博物館展出,吸引了超過50萬人前來參觀的過往歷史,「1968年,臺灣漁民在東沙群島附近首次發現龍宮翁戎螺。1969年,基隆漁船又撈獲,其中2枚活體送至博物館,並經由當時臺灣大學林朝棨教授鑑定後於博物館展出,盛況空前,並曾帶動臺灣貝類研究的熱潮。」

▲有漁民在龜山島外海進行補撈作業時,意外捕到一顆有億年歷史「龍宮貝」,價值上看百萬。(圖/海巡提供)
▲近期有漁民在龜山島外海進行補撈作業時,意外捕到一顆有億年歷史「龍宮貝」,價值上看百萬。(圖/海巡提供)
台博館也對龍宮貝的獨特身分進行科普,龍宮翁戎螺是目前最大的翁戎螺科物種,主要棲息於西太平洋深海,臺灣多記錄於東北角。由於其外型與宮殿相似,因此有俗稱為龍宮貝 。翁戎螺類的特徵為殼口具有一條細長的裂縫,長達貝殼周緣的一半,被認為是相當古老的形態特徵,對貝類演化歷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整個家族可追溯至寒武紀就已經出現於地球上。

國立台灣博物館指出,發文原意為介紹此種生物知識,並呼籲「野生動物屬於大自然,整個種群的健康與繁衍至關重要,讓龍宮翁戎螺在所屬的自然環境中持續繁衍,這才是真正的守護。

▲龍宮貝殼口具有一條細長的裂縫,裂縫長達貝殼周緣的一半,像是微笑的線條。(圖/國立臺灣博物館臉書)
▲龍宮貝殼口具有一條細長的裂縫,裂縫長達貝殼周緣的一半,像是微笑的線條。(圖/國立臺灣博物館臉書)
不過貼文內容也引發爭議,隨後台博館也修正發文,「由於生活於深海,對其生態的了解仍然有限,有許多關於龍宮翁戎螺的精彩故事還待我們去發掘!讓我們一起支持海洋野生動物的基礎研究,從紮實的基礎研究才能研擬使海洋生態存續的漁業或人為使用規範。」

至於這次被林姓船長捕獲的特別巨大的20公分的龍宮貝,目前仍在等待買家收購,據《中央社》報導,林姓漁民坦言,出海1趟要6、7小時,還花不少油錢,且龍宮貝有價值非保育類,這2天與妻子整晚在家沒睡守著,擔心水溫不夠低,不時去便利商店買冰塊降溫,不可能讓牠回歸自然,只要價格合理就賣,但是希望不要低於先前賣的6萬元。

林姓船長補充,20多年來在龜山島外海久久會捕撈到龍宮貝,但都較小顆,多為10公分左右,這次是首度捕獲到20公分大的龍宮貝,過去10公分尺寸的曾以3萬元、6萬元出售,20公分大的價值,應該更加可觀。

▲龍宮翁戎螺是翁戎螺中最大型的種類,貝殼呈圓錐形,上有黃紅色火焰斑紋,因造型宏偉優美像龍宮,因而得名。(圖/國立臺灣博物館臉書)
▲龍宮翁戎螺是翁戎螺中最大型的種類,貝殼呈圓錐形,上有黃紅色火焰斑紋,因造型宏偉優美像龍宮,因而得名。(圖/國立臺灣博物館臉書)
🟡上古世紀的珍寶!龍宮貝小檔案

龍宮貝正式名稱為「龍宮翁戎螺」,誕生於顯生宙古生代寒武紀,距今約五億七千萬年至四億九千萬年前,比恐龍還要更早出現,還順利度過了奧陶紀滅絕事件,隨後在中生代(恐龍開始出現)大量繁衍,不過自新生代(哺乳動物主宰)時期數量開始逐漸減少。

自1968年開始,陸續有漁民在東沙群島、釣魚台列嶼、台灣海峽捕撈到活體,可以說是真正的「活化石」。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