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第7波打房!他北漂「繼承無效祖厝」卻被錯殺了?三條路可走

記者陳韋帆/綜合報導

▲央行第7波信用管制,名下有一屋,無寬限期,有讀者認為自己繼承了祖厝,被錯殺無辜。(圖/記者陳韋帆攝)
▲央行第7波信用管制,名下有一屋,無寬限期,有讀者認為自己繼承了祖厝,被錯殺無辜。(圖/記者陳韋帆攝)
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19日公布、20日就生效,殺得不少人措手不及。有讀者向《NOWnews》反應,「我繼承了老家祖厝,名下有一屋,無寬限期,但自己早已北漂,有被錯殺之嫌!」俐富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王俐喬建議,「現階段應屬央行短期政策,如果不急,暫緩購屋計劃就是最佳解方!」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一、名下有屋者,第1戶房貸無寬限期;二、第二戶限貸令降至5成,全國皆準;三、法人、自然人豪宅限貸令,第3戶以上最高4成;四、建商餘屋貸款最高3成。另,存準率提升1碼。

▲老人,長輩,高齡化,繼承。(示意圖/翻攝pexels)
▲讀者表示,因排行老大,長輩過世後繼承了無效祖厝,北漂後近年購買了預售屋,如今面臨交屋,卻被央行錯殺。(示意圖/翻攝pexels)
繼承「無效祖厝」被錯殺?
根據央行政策,名下有屋者,第1戶房貸無寬限期,不過,有一種人排除,「持分屋」,面積未滿40平方公尺(約12.1坪)且戶籍未設於該處者,不算有房。
讀者向《NOWnews》表示,因自己排行老大,長輩過世後,就繼承了彰化老家祖厝,然而,由於彰化工作機會少,自己早已北漂到台北打拚,2年多前買了預售屋,結果現在央行政策針對「有一房者」無寬限期,但祖厝地處偏遠,感覺自己被無辜錯殺。

▲預立遺囑把房產留給別人時,最好要「預留稅源」,以免對方繳不出遺產稅而無法繼承。(示意圖/記者徐銘穗攝)
▲如果因無寬限期,導致短期內資金不足,有「認賠解約」、「親友借款」、「融資機構」三種選擇。(示意圖/記者徐銘穗攝)
解燃眉之急 面臨交屋者三條路可走
一、「認賠解約」預售屋違約金上限為總價之15%,且不得要求補足;二手屋部分,通常是會被賣家沒收已繳價金,實務經驗上,可透過調解、法院,拿回部分價金。
二、「親友借款」如果是貸款成數不足,或少了寬限期,短時間內錢不夠,可考慮向親友借款。但親兄弟明算帳,最好雙方立下借據,並請民間或法院公證人進行公證。
三、「融資機構」目前民間主要有三大融資公司,包括「和潤、中租、裕融」,通過聯徵(CCIS)進行信用評估,放款年利率約8~16%不等,但必須有物品質押,如汽、機車,額度通常會比銀行多一點,綁約20期、違約金12%。

▲更有大多數人點出了暗黑流程「很容易『人情業績的扣打』用完之後就沒拓展業務的實力了,當然是被用完就沒了」。(示意圖/NOWnews資料照片)
▲如果無寬限期就難以承受,重新審視自身財務狀態,選擇解約,或許是最好的方式。(示意圖/NOWnews資料照片)
解約或許是最佳解方
王俐喬表示,現階段銀行房貸水位居高不下,不少人都遇到房貸排隊潮問題,即使央行未出手,大部分人也都申貸不易,不過,確實也有些人比較尷尬,可能是之前就已經簽約,又或者預售屋正好要交屋,確實有必要思考自救方式。
不過,她也指出,無論是親友借款,融資公司,都屬於暫解燃眉之急的方式,可以在購屋滿一年以後,再行向銀行借款,藉新還舊,降低利息成本,但這期間務必做好良善財務規劃,避免生變。
王俐喬也特別提醒,其實目前央行只是規定無寬限期,並非禁止貸款,如果這狀況下,就發現自己難以承受,或許該重新審視自身財務狀態,或許直接認賠,避免壓力長久無法解決,才是更好的理財方式,切忌使用超過自己承受能力的方式,透過各種管道不斷「借新還舊」,這樣最終只會讓債務雪球越滾越大。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消費者,房屋買賣有一定風險,學習正確置產觀念、仔細審閱買賣合約,才能將損失風險降至最低。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