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昨(18)日發生疑似食用「蝸牛小米粽」引發的食物中毒事件,今(19)日公布結果,食材檢體確認驗出劇毒農藥「有機磷托福松」,調查結果證實主因並非蝸牛,但事實上根據食藥署資料顯示,若要食用蝸牛等特殊食材,需要戴手套並洗淨雙手、並且煮沸3-5分鐘以上再食用,最重要的是「不可生吃蝸牛」。而台灣動植物多樣性豐富,每年幾乎都有民眾眾因採食野外有毒植物而引起中毒之案例,包括山藥、芋頭、山茼萵,都有與其相當相似的「有毒植物」,由於外觀相似,極容易造成民眾誤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蝸牛可以吃嗎?處理需謹慎,千萬不可生食

食用蝸牛雖在台灣會被做成三杯螺肉,法國則會料理成精緻前菜,不過疾管署曾提醒,蝸牛、蛞蝓、蝦、蟹、蛙類,易感染「廣東住血線蟲」,若是食用數量較多,將會危及到生命,此蟲會侵入腦部、脊髓或神經根會造成各種神經學症狀,患者多半出現腦膜炎,以急性劇烈的頭痛最常見,其他症狀如發燒、噁心、嘔吐、頸部疼痛、僵硬,亦可侵犯眼球,可造成視力受損。

預防方法除了不要生吃蝸牛、福壽螺或其他野生動物如青蛙外,在處理蝸牛等特殊食材應戴手套並洗淨雙手 (砧板亦需清洗),並且烹調軟體及甲殼類動物(如蝸牛、蛞蝓、淡水明蝦及蟹)時,應煮沸3-5分鐘以上再食用。不過一般路邊常見的非洲大蝸牛寄生蟲多,並不建議烹飪食用。

▲台東金峰鄉賓茂及壢坵部落,傳出疑似集體食物中毒事件,疑似是食用了「蝸牛小米粽」,懷疑似因此中毒。(圖/翻攝畫面)
▲台東金峰鄉賓茂及壢坵部落,傳出疑似集體食物中毒事件,原懷疑是食用了「蝸牛小米粽」,今(19)日公布結果,食材檢體確認驗出劇毒農藥「有機磷托福松」。(圖/翻攝畫面)
🟡易誤食「有毒食物」還有它們!芋頭、山藥都有冒牌貨

不只蝸牛要注意!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過去分析指出,極易造成民眾誤食的有毒食材,包括「姑婆芋」、「歐洲黃菀」、及「大苦薯」等野外菇類或植物,經常被錯認成一般可食用的「芋頭」、「山茼蒿」及「山藥」吃下肚,並引發食物中毒事件。

(一)姑婆芋、芋頭傻傻分不清

「姑婆芋 (Alocasia odora)」,又稱山芋、觀音蓮、天荷等。姑婆芋植株與芋頭相似,芋頭 (Colocasia esculenta)葉面具有絨毛,葉柄與葉面相接處呈深紫色,且與葉子的缺口距離較遠,姑婆芋表面光滑,水珠無法凝結,葉柄與葉面相接處無紫紅色,且與葉子的缺口距離較近,兩者在野外不容易辨識,姑婆芋植株全株有毒,含草酸鈣、氫氰酸及生物鹼會使誤食民眾出現喉嚨痛、口腔麻木等症狀,部分患者則伴隨著流口水、口齒不清、吞嚥困難及腹痛等。

▲姑婆芋植株全株有毒,含草酸鈣、氫氰酸及生物鹼會使誤食民眾出現喉嚨痛、口腔麻木等症狀。(圖/翻攝自食藥署)
▲姑婆芋植株全株有毒,含草酸鈣、氫氰酸及生物鹼會使誤食民眾出現喉嚨痛、口腔麻木等症狀。(圖/翻攝自食藥署)
(二)歐洲黃菀、山茼萵傻傻分不清

「歐洲黃菀(Senecio vulgaris)」,分類上屬於菊科、黃菀屬,分布在中、高海拔山區,於郊區、菜園附近及路邊草叢常可見它的蹤跡。「歐洲黃菀」與「山茼蒿」,兩種植物同屬菊科,葉形相似,歐洲黃菀含有「pyrrolizidine alkaloids (PAs)」這類的生物鹼,誤食會造成肝臟方面的損害,嚴重則導致死亡。

過去也曾有過民眾誤食案例,南投縣衛生局送驗民眾疑似食品中毒之「山野菜」檢體1件,因 16位民眾食用在茶廠附近自採之不知名「山野菜」後陸續出現嘔吐症狀,經以分子生物鑑別技術檢驗,結果為有微弱毒性之植物「歐洲黃菀」。

▲歐洲黃菀含有「pyrrolizidine alkaloids (PAs)」這類的生物鹼,誤食會造成肝臟方面的損害,嚴重則導致死亡。(圖/翻攝自食藥署)
▲歐洲黃菀含有「pyrrolizidine alkaloids (PAs)」這類的生物鹼,誤食會造成肝臟方面的損害,嚴重則導致死亡。(圖/翻攝自食藥署)
(三)大苦薯、山藥傻傻分不清

「大苦薯(Dioscorea hispida) 」,又稱白薯榔、白薯莨,其為含生物鹼之有毒植物,誤食後引發噁心、嘔吐、手腳麻、頭暈等症狀,嚴重者甚至引起抽搐、呼吸困難。此外,國內也曾發生數起將木薯(樹薯)當成山藥食用而發生中毒的案例,木薯中毒有噁心、嘔吐及頭暈等症狀,嚴重則影響呼吸及神經系統,造成長期的後遺症。

過去也曾有過民眾誤食案例,南投縣衛生局送驗民眾疑似食品中毒之「山藥排骨」,民眾食用山藥排骨湯後出現噁心、嘔吐、手腳麻、頭暈等症狀,經以分子生物鑑別技術檢驗,結果為有毒之「大苦薯」。

▲「大苦薯(Dioscorea hispida) 」,又稱白薯榔、白薯莨,其為含生物鹼之有毒植物。(圖/翻攝自食藥署)
▲「大苦薯(Dioscorea hispida) 」,又稱白薯榔、白薯莨,其為含生物鹼之有毒植物。(圖/翻攝自食藥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