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情緒障礙常自殘!家人砸千萬「荒野治療」 天天登山溯溪奏效

家庭消費中心/綜合報導

▲18歲少年患有高功能自閉症,多次自殘,爸媽花了上千萬台幣進行「荒野治療」,症狀大幅改善。(圖/NOWnews資料照片)
▲18歲少年患有高功能自閉症,多次自殘,爸媽花了上千萬台幣進行「荒野治療」,症狀大幅改善。(圖/NOWnews資料照片)
18歲的「東東」在2、3年前被診斷為高功能自閉症,並多次自殘,反覆就醫仍無解,爸媽深受煎熬,經友人告知美國有「荒野治療」,於是送東東赴美, 幾年內花了上千萬台幣,症狀才大幅改善,日前已進入大學就讀;醫師說, 國外醫界將自閉症等問題列為「神經多樣性」,並非疾病,只是孩子腦部發育較慢,家人要有耐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亞東醫院將於10月舉辦「2024年台灣青少年情緒障礙國際研討會」,主辦人為神經內科專家、台灣認知功能促進協會理事長甄瑞興醫師,他說,目前歐美將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發育性語言障礙、失語症、書寫障礙、發展協調障礙、妥瑞氏症、反社會人和障礙、亞斯伯格症候群等,都列入「神經多樣性」範疇,認為這不應視為疾病或異常,而是腦部發育比一般人慢,家長應有正確認知。

此外,甄瑞興以「自閉症類群障礙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為例,說明這是腦神經發展性障礙,每一個案均有不同表現,通常在幼兒階段已與眾不同,特點為社交互動、語言溝通困難、興趣狹隘以及重複性行為等。

甄瑞興表示,自閉並非局部腦病變,而是早期腦部發育不全所致,且影像檢查發現,與同年齡孩子相較,自閉兒在嬰兒時期的腦容量已過度增生,但全腦連通性不足,才導致孩子有不一樣的行為。

▲路人嘲自閉兒「羞羞臉」,母痛心呼籲大家當沒看到、不要多嘴。(示意圖/翻攝自 Pixabay )
▲自閉兒在嬰兒時期的腦容量已過度增生,但全腦連通性不足,導致孩子有不一樣的行為。(示意圖/翻攝自 Pixabay )
依照甄瑞興估計,「神經多樣性」盛行率 2.5%,因此台灣每年約有3500名寶寶有特殊教育需求,但近年可能僅有1500人接受早療協助,其餘2000人則被「漏接」,往往升上國中後成為壞孩子,造成嚴重家庭、社會問題。

甄瑞興指出,相較下,東東有機會到美國脫胎換骨已相當幸運。在跨國教育顧問的轉介下,東東先在猶他州接受為期3個月荒野治療,其環境極度封閉,並禁用手機,不可與外界聯繫,且每週有5天要進行爬山、溯溪等戶外訓練,剩下2天則回營區休息;所有課程結束後,再到住宿型學校,持續接受每週1至2小時心理諮商,每天另有生活教練指導情緒控制,這才完成高中學業,進而申請到美國大學。

甄瑞興也說,多數家長難以支付荒野治療的昂貴學費,所以他才籌備國際研討會,宣導「神經多樣性」概念,並邀請美國專家分享荒野治療及住宿型治療中心相關經驗,希望未來有機會使此治療本土化,也提供國人更多選擇。

關鍵字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