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美國局勢升溫,與此同時美國將在11月5日迎來總統大選。由於民主黨與共和黨對美國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提出了截然不同的願景,因此將在貿易、金融管理、高科技研發、氣候變遷乃至美國經濟等問題上推出不同的政策,讓仰賴中美貿易的東南亞國家十分關注。
綜合外國媒體報導,泰國民間媒體評論指出,雖說美國政治選舉更加註重自身的國家利益,但今年11月的美國大選結果勢必將對全球產生巨大影響,亞洲亦不例外。
僅就安全方面而言,美國對印太地區的態度以及美國在四方機制(Quad)中的角色,即由美國、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的組成的印太聯盟(Indo-Pacific)海上戰略體系仍將被視為亞洲區域安全合作的中心平台,然而由於美國白宮與國會政黨之間爆發預算辯論戰,預定於2024年舉行的印度峰會仍無法按照原定時間表舉行。
以美國前任及現任總統川普和拜登對東南亞的政策策略觀察,川普執政時期並未太多著重在東協國家,甚至經常缺席重大會議,如APEC、東協峰會等會議;而現任總統拜登提出印太經濟架構(IPEF)、並分別與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建構小聯盟,針對不同國家施以相異外交策略及手段,試圖改變東南亞國家對美國的印象。
今年11月美國大選結果若亦發生劇烈變化,則將更加影響美國在東協的後續經營方向,中美持續的地緣政治博弈,令東南亞民眾感到焦慮,今年有更多人對中美兩國在本區域的經濟和政治影響力感到擔憂。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僅就安全方面而言,美國對印太地區的態度以及美國在四方機制(Quad)中的角色,即由美國、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的組成的印太聯盟(Indo-Pacific)海上戰略體系仍將被視為亞洲區域安全合作的中心平台,然而由於美國白宮與國會政黨之間爆發預算辯論戰,預定於2024年舉行的印度峰會仍無法按照原定時間表舉行。
以美國前任及現任總統川普和拜登對東南亞的政策策略觀察,川普執政時期並未太多著重在東協國家,甚至經常缺席重大會議,如APEC、東協峰會等會議;而現任總統拜登提出印太經濟架構(IPEF)、並分別與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建構小聯盟,針對不同國家施以相異外交策略及手段,試圖改變東南亞國家對美國的印象。
今年11月美國大選結果若亦發生劇烈變化,則將更加影響美國在東協的後續經營方向,中美持續的地緣政治博弈,令東南亞民眾感到焦慮,今年有更多人對中美兩國在本區域的經濟和政治影響力感到擔憂。
更多「美國大選」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