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大地震25周年/你家安全嗎?戴雲發曝2種「隱藏版」危險老屋

記者陳韋帆/綜合報導

▲台灣逾30年老屋破400萬戶,戴雲發提醒,初期建物設計、施作存有安全疑慮,民眾應有自覺。(圖/記者陳韋帆攝)
▲台灣逾30年老屋破400萬戶,戴雲發提醒,初期建物設計、施作存有安全疑慮,民眾應有自覺。(圖/記者陳韋帆攝)
921大地震今(2024)年屆滿25周年,不少人震撼至今,深夜中仍被惡夢驚醒,然而,如今老屋數量、比例仍居不下,2024年Q1,全國逾30年老屋483萬2,060戶,占比52.37%。知名結構技師戴雲發接受《NOWnews》訪問表示,「台灣仍有許多建物座落土壤液化、順向坡區域,還有海砂屋、已損毀建物等問題存在,應更加謹慎,避免悲劇重演。」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戴雲發說,台灣人常存在一種危險觀念,「我家曾扛過921大地震,建築安全絕對沒問題!」事實上,建物耐震是消耗品,除了921,近24年,平均1年都有千餘次的大小地震,且早期建物也不如現在法規設計嚴謹,應定期進行「老屋健檢」,才能保障住家結構安全。

▲建築形狀。(圖/戴雲發提供)
▲建築形狀過於複雜的設計,在抗震安全計算上不容易,加上早期施工草率為常態,讓老屋潛藏許多隱憂。(圖/戴雲發提供)
社區「大L、大T、大U」設計藏隱患

他指出,早期建築有許多複雜的「大L、大T、大U」設計,事實上,這樣的結構在計算上並不容易,且不少工人都以「好施工」為原則,導致不少老舊建物外觀看似安全無虞,實際上潛藏著相當程度的安全隱憂,應定期請專業技師檢查,避免災害早有預兆而不自知。

▲土壤液化潛勢區。(圖/翻攝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
▲初期建物針對土壤液化潛勢區未有建築規範,座落在上方的老屋存有及大隱憂,上方居民應保持警覺。(圖/翻攝經濟部-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
查詢自家是否位於「土壤液化」區

除了結構設計可能藏有隱憂,921發生前,不少法規未針對「土壤液化」進行建築規範,所以老舊建物極容易座落在「土壤液化」區域,安全性相當堪憂,政府也應定期進行地質檢測,確認「地下狀況」,確保人民安全,民眾也可自行查詢「 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若不幸坐落上方,應自行提高警覺。

最後,他提醒,老屋重建,除了著重選地、設計、材質外,新建案也應朝向系統化方式取代部分人工難以達成的部分,如系統化模板、鋼筋,可大量降低人工有心、無心偷工的可能性,亦可有效降低缺工問題,維繫好施工品質,才有辦法讓建物更具面對地震信心,大幅降低台灣人對於地震的恐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