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位處於板塊交界帶,每年的地震頻繁,民眾對「顯著有感」的地震都有基本的防災意識,不過中央氣象署指出,其實地震也有「快慢」之分,平常較有感的,如0403花蓮地震、921大地震等「瞬間板塊錯動」,屬於「快地震」,而「慢地震」則是「板塊緩慢、微弱的錯動」,長期下來,對地質的影響其實相當巨大,最可怕的就是會「加速大地震的發生時間」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慢地震是什麼?

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說明,「慢地震」其實是一種隱身在雜訊裡的震動源,一般地震每日錯動可達數10公尺,並在數10秒到數百秒間釋放大量能量,慢地震的發生可以從數小時到數週不等,且每日錯動不超過數公分,極其緩慢而微弱。

🟡台灣有慢地震嗎?

台灣的慢地震主要位於「中央山脈南段下方」,地震最高峰發生在玉山南方,也是世界少數在「非火山區域」造山帶觀測到的慢地震
,這裡正是歐亞板塊停止隱沒、開始與呂宋島弧碰撞的「過渡帶」,平常沒有一般地震,也沒有成熟斷層面發育,因此恰好是理解慢地震生成機制的地方。

▲台灣位於地震頻繁的板塊交界帶,複雜的地質和地形,讓地震發生的種類也格外多元。(圖/中央氣象署)​
▲台灣位於地震頻繁的板塊交界帶,複雜的地質和地形,讓地震發生的種類也格外多元。(圖/中央氣象署)​
🟡慢地震有什麼影響?

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指出,慢地震就像「鬼魅般」存在著,有一個原因是它們發生的區域比一般地震更深,一般地震大概在小於30公里、較淺的「脆性」位置,慢地震則是在大約50公里深、介於「脆性」與「塑性」變形區域。無論潛藏的深度,或是地震發生的破裂處,都讓慢地震就算「偷偷來」也不容易被察覺。

慢地震雖然無感,但換算累積的能量釋放,達到規模4至7不等的地震不成問題,絕對不容小覷,而台灣的慢地震與鄰近區域的地震,在時空有某種關聯,例如2010年高雄甲仙發生規模6.4地震後,在不到一週的時間內,科學家發現慢地震的活動加速;此外,過去十年內更有研究指出,慢地震也可能加速大地震的發生時間。

​地震專家、前中央氣象署地震中心主任郭鎧紋則指出,其實慢地震在日本已是發展很成熟的議題,在當地甚至是嚴重要發布「重大地震注意」資訊;由於慢地震長期下來可以計算出規模,許多人誤以為慢地震是在幫助釋放能量,但事實上,慢地震長期下來已經導致地殼型變,這些形變會導致板塊或斷層的「固著區」壓力加大,進而導致大地震發生。

▲地底下發生的地震其實有「快慢」之分,慢地震長期造成的影響,並不會比一般地震還小。(圖/地震專家郭鎧紋提供)​
▲地底下發生的地震其實有「快慢」之分,慢地震長期造成的影響,並不會比一般地震還小。(圖/地震專家郭鎧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