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14億人口、巴黎奧運「拿嘸金牌」!外媒分析可能原因

國際中心蔡姍伶/綜合報導

▲印度在本屆巴黎奧運未獲得任何金牌,引發熱議。圖為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印度在本屆巴黎奧運未獲得任何金牌,引發熱議。圖為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2024巴黎奧運畫下句點,有個國家卻因「人口超多、金牌掛0」而引起熱烈討論,就是印度。雖然人口多寡與能否在奧運摘金,未必有直接關係,但仍有外媒針對此事進行分析,背後原因包含長期投入健康與社會福利的程度、發育遲緩、營養不良等等。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英國《獨立報》報導,印度在2022年超過中國,成為全球排名第一的人口大國(14.17億),本次巴黎奧運派出一支由117名運動員組成的代表,卻只獲得5枚銅牌、1枚銀牌,排名第71位,低於香港、台灣、北韓、古巴甚至只有18萬人口的加勒比海島國聖露西亞。這對一個擁有地球上最多人口、同時也是世界第5大經濟體的國家來說,令人既沮喪又難以理解。

▲喬普拉 (Neeraj Chopra)在男子標槍比賽中,替印度獲得2024巴黎奧運的唯一一枚銀牌。(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喬普拉 (Neeraj Chopra)在男子標槍比賽中,替印度獲得2024巴黎奧運的唯一一枚銀牌。(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報導提到,回顧過去30年,印度只贏過2枚奧運金牌,遠遠落後中國、美國,而且似乎也沒有任何一種快速解決的辦法,可以讓印度在2028年洛杉磯奧運上就展現奇蹟,掀起一股「淘金熱」。

報導指出,印度在奧運表現不亮眼的原因,是缺乏從基層開始的長期投資,而不僅僅是在重大賽事前幾個月才一股腦投入。第一位參加奧運的印度女子體操選手卡馬卡(Dipa Karmakar)透露,自己一開始並沒有得到任何良好支援,直到2016年,而且由於家鄉特里普拉邦位於印度偏遠的東北部,距離首都約2400公里,要去德里參加訓練營也很不方便。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巴納吉(Abhijit Banerjee)、杜芙洛(Esther Duflo)則認為,營養不良是印度奧運表現不佳的一個重要原因,根據2023年全球飢餓指數,印度的兒童消瘦指數高達18.7%,為世界最高,即使是飽受戰爭蹂躪和飢荒的葉門(14.4%)、蘇丹(13.7%)表現也比印度好。

經濟學家直言,印度需要對整個衛生部門進行更好的投資與整頓,因為印度即便整體社會經濟不佳,但也不像喀麥隆、衣索比亞、加納、海地、肯亞、莫三比克、奈及利亞、坦尚尼亞和烏干達那麼窮,這些國家平均贏得的奧運獎牌都比印度多好幾倍。

此外,對於中國、印度在奧運表現的鮮明對比,阿齊姆·普萊姆吉大學(Azim Premji University )副教授拉胡爾德(Rahul De)則提出不同看法。以中國為例,幾乎是「工廠化生產」,年僅4、5歲的兒童就被集中安置在公共宿舍接受培訓,《路透社》一篇2016年的報導指出,中國有超過2183所公立學校,為5歲以下的兒童提供培訓,替他們參加奧運做準備,但很少有國家能夠效仿這種制度,像印度就不行:「該國向各邦政府下放權力,使得在全國範圍內推行這種嚴格政策變得更加困難。」

拉胡爾德也認為,雖然莫迪政府對體育的投入看似有所增加,但也沒有跡象顯示,他真的將體育視為預算優先事項:「需要的投資金額,政府從未撥款那麼多」,如果印度想要在奧運上扭轉命運,就必須透過全面改善健康和福利來實現,而不是突然、大量的投資精英式體育。

更多「2024巴黎奧運」相關新聞。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