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台灣農業出口貿易額2年衰退逾7億美元,審計部報告指出,主因為對中國出口量銳減。南投縣長許淑華表示,近年兩岸關係惡化,連帶導致ECFA生變,波及農業及傳產貿易,即使開拓多元市場,仍無法彌補中國市場的缺口。她期待政府基於百姓福祉轉換思維,認清兩岸體育、文化、貿易、觀光等互動,應淡化政治意識形態,才能幫助經濟發展。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淑華今(5)日主持縣務會議後受訪,有媒體提問,指審計部總決算審核報告中,點出台灣農業出口值持續衰退,2021年約56億美元、2023年降至48億9183萬美元,主因為對中國出口值明顯衰退,3年就超過6億美元。報告中提到,台灣農產品前10大出口市場,2023年除了對香港、馬來西亞略增近5千萬美元,其餘8地區均衰退,代表即使開拓其他海外市場,仍無法彌補中國對台農產品實施禁令後產生的外銷缺口。

對此許淑華感謝審計部,以客觀嚴謹的態度指出問題癥結,她表示在兩岸關係不佳、中國市場出口量銳減情況下,台灣農產品整體貿易產值一路下滑,衰退6億美元非同小可。她舉南投最重要的外銷農產品茶葉為例,最主要出口市場就是中國,因為農產品不外乎新鮮蔬果、加工品,不耐久放,不可能運銷太遠,多數在東亞地區銷售,因此當中國這主要市場生變,台灣農產品出口勢必承受重大衝擊。

▲許淑華等人去年促成南投茶葉外銷到中國。(資料畫面/翻攝立委游顥臉書)
▲許淑華等人去年促成南投茶葉外銷到中國。(資料畫面/翻攝立委游顥臉書)
許淑華說,民進黨政府面對兩岸貿易問題時,常表示要「開拓多元市場」,但報告清楚顯示,開拓多元市場仍無法彌補中國市場的缺口。過去她一直強調,兩岸之間包括體育、文化、貿易、觀光等互動,沒必要貼上政治標籤,她期待賴政府轉換思維,只要淡化政治意識形態,就能幫助經濟發展,

許淑華表示,雖然中央政府不願經營兩岸,地方政府仍設法拓展合作,以促進經濟發展。去年她到中國簽訂一些農業貿易MOU,目前都執行中,但整體執行情況無法像過去馬政府時代順遂,還是得回歸到市場機制,農民充分感受到兩岸氣氛改變,所造成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