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超高齡社會的來臨,醫療技術的飛躍進步 ,精準醫療、生物科技愈來愈熱門,此一情況也讓台灣保險制度面臨了前所未有的衝撃,國內專家今(31)日坦言,台灣的保險制度似乎還未做好迎接這場革命的準備,在現行的保險制度尚未能夠完全適應這些新技術發展的情況下,勢將進一步加劇對未來風險管理的隱憂。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近年來基因檢測技術日新月異,這項新顯學在被視為是揭開人類生命奧秘的解碼之鑰的同時,卻也被外界質疑恐將成為打開潘朵拉魔盒的詛咒之源。雖然全基因檢測技術的突破,使人們可在新生兒時期就了解自身基因組成,提前預測可能會面臨的疾病風險,讓健康管理得到前所未有的精準性和個別化。

不過,台灣保險法權威劉北元提醒,若將基因檢測納入核保考量,對保險風險評估所帶來的衝擊,可能讓保險制度失去互助的精神,使保險制度的團體性面臨鬆動。

事實上,全基因檢測沒有年齡限制,可以辨認出高風險的潛在疾病,並量身訂製個人化的預防策略,不僅可應用於疾病預防,還在癌症、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早期檢測,均能發揮重要作用。目前台灣基因檢測的應用大致分4大類,第一類消費型基因檢測,例如祖源分析、月老配對和用於「潛能開發」的兒童基因檢測,這類非醫療目的的基因檢測爭議最大;第二類針對癌症患者,通過基因檢測了解患者的基因,以配合相應的標靶藥物進行「精準給藥」,並已逐步納入癌症標準治療中;第三類是為檢測新生兒可能的疾病,進行的產前遺傳診斷、新生兒篩檢及罕見疾病檢測;最後一類是藥物相關檢測,如藥物不良反應、藥物代謝和抗藥性檢測。

有關消費型檢測和醫療型檢測項目及機構在台灣目前沒有明確劃設規範。不過,衛福部在2021年修正公告的「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將涉及醫療決策的高風險基因檢測納入管理。根據「特管法」,包括癌症、產前、新生兒、罕見疾病、藥物反應等醫療型的基因檢測都必須在醫療機構中執行。

值得注意的是,基因檢測技術正在快速普及,也讓愈來愈多人開始面臨兩難困境,一方面幫助民眾及早發現疾病風險、採取預防措施;另一方面,一旦知曉自己帶有某些疾病基因,也可能帶來沉重心理負擔,更恐懼未來購買保險將遭到「基因歧視」。

劉北元表示,基因檢測是一個全面的技術,能準確預測個人未來的健康風險,保險制度的團體性將面臨危機,換言之,保險費精算的大數法則在風險評估特定化、個別化已經成為可能之下,該如何運作?這些問題需要金管會邀集學者專家來共同討論對策,尤其保險是人類發揚互助精神的智慧產物,基因檢測對風險評估所帶來的衝擊,可能會讓保險制度失去互助的精神。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講座教授兼健康創新中心主任、台北榮民總醫院肝膽胃腸科教授級主治醫師吳俊穎則擔心,將基因檢測結果應用於保險評估中,可能會造成「基因歧視」的問題。例如有基因缺陷的個體,即使在健康狀態下,可能會面臨無法購買保險或需支付更高保費的情況。

面對基因檢測技術對保險制度所帶來的衝擊,各國政府開始提出相應措施,包括中國、美國及英國均要求禁止或限制保險公司使用基因資訊;以及利用這些資訊設定保險金額門檻;並制定行業自律準則對保險公司加以約束,旨在平衡保險公司的利益、個人隱私權及保險互助的精神,防止基因歧視的發生。

至於台灣,當基因檢測逐漸成為一股不可擋的趨勢,政府部門該如何因應?劉北元建議,金管會和保險局應該加強對基因檢測相關數據應用的監管,制定相應的政策和法規,規範保險公司是否可使用這些數據進行風險評估?若可使用,其使用的範圍和準則為何?

另外,保險業者也應設計清晰、易於了解的保單條款,或可比照英國制度,培訓專門的基因核保人員,來負責與遺傳資訊及遵守法令規範的事宜,並建立核保過程中使用基因檢測結果的自律規範。針對一般民眾,吳俊穎建議,民眾應該對這些新技術保持開放態度,但同時謹慎對待,避免過度依賴這些技術來進行健康管理,或因恐慌而濫用醫療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