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部昨日指出,截至112年(2023年)7月底止,海軍屢因兵力運用等因素而調整修期,26艘主戰艦中的14艘未依照維修週期修護,致實際維修週期延長1至10個月,影響裝備使用穩定性及兵力派遣運用。對此,海軍今(30)日回應表示,從2022年起,兩岸的情勢狀況及因應加重,配合任務調整,維修的期程也做調修,對於裝備的狀況,仍可以維持一定的穩定性。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審計部昨日公布民國112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審計部統計指出,海軍26艘主作戰艦(康定級、成功級、基隆級、濟陽級)截至2023年7月底止,最近一次計畫性修護的維修週期,共有14艘主作戰艦(占53.85%)未能依照修護手冊各艦艇維修週期執行修護作業,實際維修週期較修護手冊規範的維修週期延長1至10個月,導致相關艦艇間有主機、發電機等重要裝備大修時數屆限及非計畫性維修頻次增加情事,影響裝備使用穩定性及兵力派遣運用。

國防部今日舉行例行記者會,媒體詢問審計部稱海軍主力軍艦逾半未依時修護,海軍副參謀長施武樵少將回應,對於審計部的意見海軍尊重,而海軍的艦艇交修,都是依照計畫執行,從2022年起,兩岸的情勢狀況與因應共軍海上行動,配合任務調整,維修的期程也做調修,對於裝備的狀況,仍可以維持一定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