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高溫熱爆!異位性皮膚炎好煎熬 中醫「內外兼修」抗癢降復發

家庭消費中心/綜合報導

▲夏天炎熱的天氣,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來說特別難受。(圖/NOWnews資料照)
▲夏天炎熱的天氣,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來說特別難受。(圖/NOWnews資料照)
最近天氣爆熱,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更是煎熬。中醫師說,這類病人多數使用皮膚科的類固醇藥膏治療,通常症狀會迅速緩解,不過停藥後往往會反覆發作,若能同時接受中醫的內服藥調理體質,並搭配外用藥膏,復發情形及症狀嚴重度均可望大幅改善,若長期有此困擾,中西醫共治不失為一重要選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蘇柏璇說,異位性皮膚炎約60%在1歲前、85%在5歲前發病,其與遺傳、情緒與壓力、天氣或食物過敏等因素有關。

蘇柏璇表示,根據中醫理論,異位性皮膚炎是先天或後天因素造成氣血不足、氣血運行不順,使皮膚屏障功能不佳,遇到外來病原如風濕熱邪、蚊蟲叮咬等,進而誘發身體出現皮膚風濕血熱的反應。

▲跟著台電教學步驟使用除濕機,不僅能放大除濕效果,還可以省電省荷包。(圖/家庭消費中心攝)
▲夏天應注意室內溫度與濕度,濕度維持50~60%為宜,不應過度除濕。(圖/家庭消費中心攝)
依據中醫四診望聞問切的鑑別診斷,可區分以下證型,並根據不同證型,給予不同內服中藥及外用藥膏合併治療: 

一、濕熱夾風型: 主要在急性期(嬰兒期)出現,皮膚有鮮紅癢疹及滲液,可用內服藥如消風散、蛇床子、蒼朮、黃柏等,加上外敷藥如青珠膏或金創膏合併治療。 

二、陰虛濕熱型:主要在亞急性期(兒童期)出現,皮膚有淡紅癢疹及脫屑,可選擇內服藥物如茵陳五苓散、豬苓、滑石等,加上外敷藥如金創膏或紫雲膏合併治療。 

三、血燥型:主要在慢性期(成人期)出現,皮膚粗糙、苔蘚化,可選內服藥物如當歸拈痛湯、赤芍、牡丹皮、生地等,加上外敷藥如紫雲膏合併治療。 

蘇柏璇指出,中醫不管在內服中藥或外用藥膏 上,都可減輕皮膚搔癢、皮膚灼熱、滲流組織液等現象,對於有異位性皮膚炎體質的小孩,也可在發病前、藉由中醫調養體質,進而達到預防效果,民眾可多參考。 

🟡異位性皮膚炎注意事項:
■依皮膚狀態選擇適合且無刺激性的保濕劑。

■避免使用太熱的水洗澡或洗澡洗太多次,應選擇溫和、洗潔力不要太強的沐浴產品。

■避免接觸蚊蟲及過敏原。
 
■控制室內溫度與濕度,濕度維持50~60%為宜。

■減少辛辣、油炸、巧克力、甜點等燥熱食物。 

關鍵字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