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顫抖症盛行高齡族群,為了協助相關疾病診斷與治療,台灣大學醫學院藥理學科暨研究所副教授潘明楷率領研究團隊,找出致病的根源機制,再以光電技術結合神經醫學的治療方式,就可緩解病患顫抖症狀,該項成果今年5月15日發表在國際頂尖期刊《科學轉譯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潘明楷表示,原發性顫抖症是常見的動作障礙疾病,罹病的成人占比4%,老年人更是高達20%,也是巴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的5倍,由於基因、環境的複雜交互作用之下,不同的人的致病成因不同,因此超過50%的病患,對於現行的藥物治療反應不佳,新興的「深腦刺激術」、「磁振導引超音波燒灼術」等技術,雖然初始療效大於70%,但在療程後期的效果逐漸遞減。

潘明楷說明,原發性顫抖症的每名病患的顫抖頻率不盡相同,整體而言約是每秒4次至12次,為了追蹤高速頻率變化,研究團隊運用開發的小腦腦波技術,找出小腦內部的共振迴路,證實小腦神經細胞是以群體效應形成平均放電頻率,如同幾千個神經元同時運算,藉由大數法則形成的平均數值,產生精準而且穩定的顫抖頻率控制,透過光學頻率刺激設計後可調整患有顫抖症老鼠的顫抖頻率,而在臨床應用藉由非侵入性的穿顱交流電刺激(transcranial Alternating Current Stimulation, tACS),干擾小腦共振頻率的穩定程度,就能有效緩解病患顫抖症狀。

▲潘明楷率領研究團隊在原發性顫抖症的致病機轉領域長期深耕,關於神經迴路的動態變化以及頻率調控已達頂尖的地位。(圖/記者林則澄攝,2024.07.23)
▲潘明楷率領研究團隊在原發性顫抖症的致病機轉領域長期深耕,關於神經迴路的動態變化以及頻率調控已達頂尖的地位。(圖/記者林則澄攝,2024.07.23)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表示,潘明楷率領研究團隊在顫抖症的致病機轉領域長期深耕,關於神經迴路的動態變化以及頻率調控研究,已達世界頂尖的地位,而以光電科技為主的動態神經記錄更是其中的強項,這個成果首將「精確、定量的神經計算機制」引入生物學領域,跨領域整合物理學、數學的精度,還將顫抖頻率等生命現象轉化成為可以定量的數字,解釋疾病形成的核心機轉,展現精準調節生物行為的潛力,已在今年5月15日被刊登在國際頂尖期刊《科學轉譯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