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防中暑!中醫師:陰暑、陽暑大不同 穴位按摩與清暑茶來預防

記者陳美嘉/高雄報導

▲東霖馬光中醫診所院長蘇英碩指出,在中醫的觀點來看,中暑又分為「陰暑」與「陽暑」。(圖/馬光中醫診所提供)
▲東霖馬光中醫診所院長蘇英碩指出,在中醫的觀點來看,中暑又分為「陰暑」與「陽暑」。(圖/馬光中醫診所提供)
近期高溫炎夏,加上台灣的天氣屬於悶、熱、濕,人體熱量不易散發、汗液也不容易蒸發,更容易造成所謂的「中暑」。東霖馬光中醫診所院長蘇英碩指出,在中醫的觀點來看,中暑又分為「陰暑」與「陽暑」,兩者的致病機轉與症狀表現有些差異,處理方式也有所不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蘇英碩表示,人類是恆溫動物,身體會利用出汗的方式散熱,如果人體無法透過流汗相關機制有效降低體溫,就會出現 「中暑」現象。當疑似出現中暑等熱急症的徵兆時,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陰暑」若有頭暈、頭痛症狀,可以按壓風池穴(後腦杓斜方肌上緣凹陷處)舒緩。(圖/馬光中醫診所提供)
▲「陰暑」若有頭暈、頭痛症狀,可以按壓風池穴(後腦杓斜方肌上緣凹陷處)舒緩。(圖/馬光中醫診所提供)
蘇英碩指出,長時間在「高溫、通風不良、濕度高」的環境下工作或活動的人,即便流了很多汗,也無法排出身體多餘的熱,體溫調節中樞因過度炎熱而失調。是由於動而得之,故名「陽暑」。可以刮痧、穴位按摩(大椎穴、太陽穴)等方式幫助散熱,舒緩中暑症狀。

一名五十歲男性,因長時間在田間工作,就診時身體有中暑現象,頭暈,噁心感,在診間作刮痧處理,以刮痧板塗推拿膏,在肩頸部位做來回適度力量的刮痧5-10分鐘,待岀痧後,飲用適量溫水,休息後中暑現象緩解。

▲陰暑、陽暑大不同,中醫師指出,可以穴位按摩與清暑茶來預防。(圖/馬光中醫診所提供)
▲陰暑、陽暑大不同,中醫師指出,可以穴位按摩與清暑茶來預防。(圖/馬光中醫診所提供)
另外,常因為夏天長時間吹冷氣,吃太多冰品、或是在外頭曬得太熱後沒有緩衝一下就進入冷氣房,造成皮膚表面毛細孔、微血管快速收縮。感覺體內有熱氣卻流不出汗,整個人好像在三溫暖裡悶著。是由靜而得之,故名「陰暑」。

蘇英碩表示,陰暑因為受熱機轉與陽暑不同,所以不建議刮痧。若是胸悶、噁心可以按壓「內關穴」,頭暈、頭痛可以按壓「風池穴」。另外,也可準備「清暑茶」,將西洋參、麥門冬、五味子、竹葉、薄荷等食材加水煮,放涼後飲用,天氣熱時則以少量多喝為主。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