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演習進入海上階段,也就是戰力整合階段(Force Intergrade Phase),各國艦隊紛紛出港,執行艦隊對空、對海、對潛艦等各類任務。其中攻沉演習在整個環太平洋演習中安排兩場,第一場於7月11-13號,第二場於7月17-19號。由於環太平洋演習並未安排類似漢光演習的火力展示,因此整個演習中最主要的實彈科目,就是兩場攻沉演習,另外主要實彈科目,是於考艾島西側太平洋飛彈靶場,進行的戰區彈道飛彈攔截演練與海馬斯火箭攻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攻沉演習和彈道飛彈攔截演練相比,攻沉演習參加的國家遠多於彈道飛彈攔截演習。因為攔截彈道飛彈演習的國家,限於擁有神盾艦才具有資格。因此今年參加反彈道飛彈操演國,包含美國、日本、韓國和澳洲。攻沉演習參演兵力並不僅限於水面艦,還包含戰機和潛艦等,因此協調難度更為增加,需要事前的模擬也較複雜。

▲珍珠港太平洋艦隊回收再利用處理中心的貝里琉號及塔拉瓦號(右),其中塔拉瓦號將做為2024環太演習第二場攻沉演習的靶艦。(圖/作者提供)
▲珍珠港太平洋艦隊回收再利用處理中心的貝里琉號及塔拉瓦號(右),其中塔拉瓦號將做為2024環太演習第二場攻沉演習的靶艦。(圖/作者提供)
今年攻沉演習使用的靶艦,為奧斯汀級兩棲船塢運輸艦與塔拉瓦及兩棲突擊艦。由於解放軍海軍075型兩棲攻擊艦的外型和塔拉瓦級兩棲攻擊艦極為相似,自然不少媒體就認為美國舉辦環太平洋演習目的在劍指北京。不過真正原因是近年演習中,位於珍珠港的太平洋艦隊回收在利用處理中心內,計畫做為靶艦的除役艦近年消耗慎速,僅剩一艘奧斯汀級、兩艘塔拉瓦級和前年剛除役的神盾巡洋艦皇家港號,因此今年環太平洋演習的靶艦就由塔拉瓦級除役艦和奧斯汀級艦擔綱。

其實塔拉瓦級艦,並非第一次擔任環太平洋演習的靶艦。早在2004年環太平洋演習中,就將甫除役的塔拉瓦級三號艦貝琉伍德號做為攻沉演習的靶艦。彼時解放軍海軍的裝備現代化剛起步,還是近岸海軍的規模,因此演習中靶艦的選擇,往往是回收再利用處理中心空間限制所致。

▲美國空軍後備指揮部的A-10攻擊機,強大火力做為反界也極為優異。(圖/作者提供)
▲美國空軍後備指揮部的A-10攻擊機,強大火力做為反界也極為優異。(圖/作者提供)
一場攻沉演習歷時三天左右,而為了讓參演單位都能順利演練,反艦的順序就變得非常重要。這次參加攻沉演習的部隊,包含參加演習各國作戰艦艇、美國陸海空與陸戰隊4個軍種的單位,橫跨空中、水面與水下。7月11日最先登場的單位,包含陸軍駐紮在夏威夷地25輕步兵師空騎旅的AH-64E戰鬥直升機,利用機上鏈砲和地獄火飛彈,對靶艦先行攻擊。第一天還加入對靶艦攻擊的空中單位,還包含來自本土、空軍後備指揮部的A-10C攻擊機。利用機上的小牛飛彈和30公厘火神砲,對靶艦進行一輪攻擊。而同屬火砲攻擊機的AC-130J,也由陸戰隊卡內歐伊灣基地內作業,包含飛機維護和彈葯裝載都在該基地進行。美軍目前在歐胡島擁有三處航空基地,分別是與夏威夷國際機場共用跑道的希肯飛行場、陸戰隊卡內歐伊灣基地和歐胡島中央、目前由美國陸軍第25輕步兵師進駐的惠勒基地。希恳基地目前由第15聯隊進駐,主要為C-17A、KC-135與F-22的基地,也因此海軍同類型的艦上戰鬥打擊機也集中於希肯飛行場。陸戰隊卡內歐伊灣基地則由陸戰隊的C-130、魚鷹機作業為主,不過陸戰隊的C-130J、海空軍的戰術戰機也進駐這裡。

▲潛艦是攻沉演習中收尾的角色,艦上重型線導魚雷往往要負責終結以千瘡百控的靶艦。(圖/作者提供)
▲潛艦是攻沉演習中收尾的角色,艦上重型線導魚雷往往要負責終結以千瘡百控的靶艦。(圖/作者提供)
在非精準導引的火砲機隊實施攻擊後,就由反艦飛彈組登場。這次攻沉演習使用的飛彈,主要是新近服役的NSM飛彈、海馬斯火箭、海上自衛隊岸置12式反艦飛彈等。火力主要來自岸際與水上等,於7月11日至12日進行。最後的收尾則由參演水面艦與潛艦,利用各艦的5吋與3吋艦砲,對靶艦進行最後一輪的火砲射擊,就在水面艦完成射擊後,就由潛艦的Mk-48重型線導魚雷將靶艦擊沉,完成環太平洋2024演習的第一場攻沉演習。

攻沉演習由參演國中的美國海軍統籌,美國海軍會律定整個打擊過程。參演國藉由和各國同類型部隊合作的經驗,溝通與交換執行擊沉敵艦的作戰過程。每個參演國雖不一定與美國相同是「打什麼有什麼」,但藉由聯合攻沉的過程中,協同畫彼此程序,達到最大效果。

▲P-8反潛機也是攻沉演習的要角,這型機可以攜帶魚叉飛彈和小牛飛彈以攻擊敵艦,這架P-8屬於澳洲空軍。(圖/作者提供)
▲P-8反潛機也是攻沉演習的要角,這型機可以攜帶魚叉飛彈和小牛飛彈以攻擊敵艦,這架P-8屬於澳洲空軍。(圖/作者提供)



●作者:施孝瑋/軍情與航空網站主編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