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湖寵物店47歲老闆疑因遲未取得2樓鄰居同意,不堪龐大裝潢費、租金損失而走上絕路。雖然真相仍待釐清中,但事件引發台北市住宅區開寵物店,「得取得左右、樓上3戶鄰居同意」規範是否過嚴討論,《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台北市寵物商業同業公會及台北、基隆等寵物旅館、美容業者,業者坦承的確很怕鄰居抗議,也揭開嚴規背後的深意。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北住宅區開寵物店 須符合4條件

住宅區開寵物店,各地方政府都有不同規定。根據「臺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自治條例」(簡稱土管)規定,住宅區開寵物店的條件即為,必須選在寬度8~12公尺以上的道路,營業樓地板面積500平方公尺以下、只能開設在建築物的1樓或1樓+地下1樓,最重要的是要取得(毗鄰兩側、直上為住宅使用者,應取得該等建物所有權人之書面同意);換言之,相對位址非住宅使用者,則免取得前開書面同意文件,資料備齊後,交到所屬機關,就能拿到營業許可證。

台北市寵物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李丕雯告訴《NOWnews今日新聞》說,事實上在2019年前,寵物美容、寵物寄養是全面禁止進駐台北住宅區的,前任理事長張靖霖花5年統合所有需求推動,整個業界努力下才爭取到有條件開放,目的是要避免打擾到住宅區居民。她直言:「畢竟我們是幸福產業,是要帶給大家快樂的!」

內湖寵物店老闆輕生引發「寵物店進駐住宅區」規範是否過嚴討論。李丕雯說,站在公會立場來說,希望能在有妥善配套措施下,能適度地進行調整,但具體調整方向等細節仍要再討論。

▲黨姓男子花了4百多萬元,在台北市內湖區星雲街開設寵物店,但和二樓屋主的糾紛,只能買賣寵物用品,無法經營寵物旅館。(圖/記者黃韻文攝)
▲內湖寵物店老闆輕生,引發台北市住宅區開寵物店規範是否太嚴格討論。(圖/記者黃韻文攝)
業者自治加強隔音、清潔環境 把對鄰居影響降到最低

北市寵物旅宿業者David受訪指出,寵物業有兩個最大的問題,一是異味、另一則是噪音,尤其是樓上鄰居最容易被噪音影響,因此他們特地從裝潢著手,把天花板加厚,希望將對鄰居的影響降到最低。

在基隆市開業近1年的寵物美容陳老闆也告訴《NOWnews今日新聞》說,她開店時基隆沒有要求左右及樓上鄰居同意的規範,聽聞市府有意要跟進北市作法,一旦實施,未來經營確實難度會提高,但業者只能盡力把可能會擾民的噪音、氣味及毛髮等問題降到最低。

她坦承,雖然自己從事寵物美容,但卻能理解2樓鄰居拒簽同意書,若是她是2樓住戶,「樓下要開寵物旅館,我可能也不會同意,畢竟你沒辦法控制寄宿的寵物晚上沒人時會不會叫」,直言寵物美容店吵白天,寵物旅館可能是吵整天。

李丕雯強調,其實任何產業都一樣,最重要的是周邊鄰里的關係,台北市寵物業者也都很自律,不論在商業區或住宅區,公會也都會輔導業者做隔音、氣味等處理措施,每年業者專業活動上,也會特別再教育夥伴。她直言:「講到底,寵物產業是幸福產業。」營造一個對寵物及人類都更友善的環境,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