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臺南人權月登場 黃偉哲:讓大家感受歷史點滴

▲南市府今年首次舉辦「臺南人權月」展覽與相關紀念活動,今天的記者會由副市長葉澤山代表市長黃偉哲出席。(圖/台南市政府提供)
▲南市府今年首次舉辦「臺南人權月」展覽與相關紀念活動,今天的記者會由副市長葉澤山代表市長黃偉哲出席。(圖/台南市政府提供)

記者郭俊暉/台南報導

臺南市政府今年首次舉辦「臺南人權月」展覽與相關紀念活動並以「如果可以回去,那就把____帶回來。」為主題,今(28)日舉辦開幕記者會,市長黃偉哲表示,人權是一個普世價值,為喚起民眾對人權議題的重視,臺南市過去訂定3月13日為正義與勇氣紀念日、4月7日是言論自由日,這次更以地方政府的視角,將人權議題串連成人權月,黃偉哲認為,臺南作為歷史城市,希望透過這次展覽,讓大家感受到那個時代發生的歷史點滴。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天的記者會邀請藝術家、校園團隊、影視劇組等共推出28組創作及22場藝文活動。(圖/台南市政府提供)
▲今天的記者會邀請藝術家、校園團隊、影視劇組等共推出28組創作及22場藝文活動。(圖/台南市政府提供)
今天的記者會由副市長葉澤山代表市長黃偉哲出席揭幕,並安排包括愛國婦人會館、臺南市美術館一館、總爺藝文中心以及新營曬書店等四大展區,邀請藝術家、校園團隊、影視劇組等共推出28組創作及22場藝文活動,歡迎全國民眾來臺南參與系列活動,了解人們曾共同經歷的歷史點滴。

▲展覽期間規劃包括「展區導覽」、「人權故事地圖走讀」、「白恐轉譯講座」等不同型態的活動,讓創作者及講師能與民眾面對面交流。(圖/台南市政府提供)
▲展覽期間規劃包括「展區導覽」、「人權故事地圖走讀」、「白恐轉譯講座」等不同型態的活動,讓創作者及講師能與民眾面對面交流。(圖/台南市政府提供)

副市長葉澤山表示,感謝國家人權博物館大力的協助,透過展覽、音樂、戲劇及導覽走讀等方式,也感謝議會的支持,希望在人權教育推廣上,大家能夠秉持著前輩努力的痕跡,持續往前邁進,齊心努力。

文化局說明,人權議題是近幾年市府持續推動的重要政策,迄今已累積完成79處不義遺址調查研究、白色恐怖受難213人名單,並出版4冊人權專書、湯德章與王育德故事繪本、舉辦人權教育活動、設置正義與勇氣之路與不義遺址標誌等,因為有如此深厚的基礎,首屆臺南人權月才能特別以藝術創作等多元策展的形式,期望開展出更多的交流與對話。

首屆人權月將透過包含愛國婦人會館、臺南市美術館一館、總爺藝文中心以及新營曬書店等跨越臺南的四大展區,各有不同的主題,連結各自的地緣關係形成不同特色,分別邀請7位藝術家、6個校園團隊、2個影視劇組,推出28組創作,並於展覽期間舉辦22場藝文活動,從不同角度詮釋,人們曾共同經歷的白色歲月。

文化局長謝仕淵表示,臺南首度開辦「臺南人權月」,以「如果可以回去,那就把____帶回來。」為主題,是地方政府首次以自身視角切入,透過藝術創作等多元形式探討「人權議題」的大型展覽活動。

人權月邀請到國內知名人權學者、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林傳凱及藝術策展人沈菲比規劃執行,除了奠基於公開檔案與口述回憶錄等史料上,策展呈現本地政治案件的歷史脈絡外,同時也納入由成大「二十而立工作隊」開拓使用的「人權故事地圖」轉譯和教育形式,進而結合下營、新營、成大的學子們一起共創更多元主題的人權地圖。

展覽期間規劃包括「展區導覽」、「人權故事地圖走讀」、「白恐轉譯講座」等不同型態的活動,讓創作者及講師能與民眾面對面交流。另外,安排於9月7日晚間在吳園戶外圓形廣場舉辦人權音樂會,邀請國內知名獨立樂團農村武裝青年、百合花、蘭花刀及黃玠、王榆鈞等五組音樂人演出,希望以藝術和音樂等活潑的展演形式來讓民眾了解人權議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