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要降溫了?2大房仲公開內部6月交易量 「1現象」拉鋸危險了

▲6月接近尾聲,台灣房屋、住商機構今(28)公開內部6月交易量,顯示交易熱度趨緩了。(圖/記者徐銘穗攝)
▲6月接近尾聲,台灣房屋、住商機構今(28)公開內部6月交易量,顯示交易熱度趨緩了。(圖/記者徐銘穗攝)

記者徐銘穗/綜合報導

6月接近尾聲,台灣房屋、住商機構今(28)先後公開集團內部6月交易量,發現和5月相比,房市熱度有放軟跡象,還出現「買賣方價差拉大」現象,賣家開價挑戰買家底線。專家分析,認為6月房市放緩最大原因,在於缺乏供給,然而在新青安「限貸1次」、第2戶限貸6成等新措施,以及美國下修GDP成長幅度影響下,認為下半年房市價量漲幅,可能會比上半年收斂。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房屋集團統計內部成交行情,觀察2024年6月價量變化,六都和新竹縣市交易量,以新竹縣市表現最為亮眼,較上月增12.8%,年增57.1%,其餘各都漲幅趨緩,七都整體交易量月增5.5%,年增28.4%。而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未來半年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指標,6月調查結果為106.9點,較上月增加0.63點,連續46個月保持在100以上的樂觀區間,反映房市仍持續火熱。

▲台灣房屋2024年6月價量交易統計。(圖/台灣房屋提供)
▲台灣房屋2024年6月價量交易統計。(圖/台灣房屋提供)
不過,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提醒,受市場氛圍影響,多數擔心晚了就買貴的自住族搶搭優惠貸款購屋,亦有不少父母提早為子女置產,上半年買氣讓市場求過於供,屋主心態也偏高,但當市場回歸自住族群,且追價能力有限的情況下,買賣方價差拉大,短時間內市場將會進入價量盤整。由於股市已屆高點,美國下修GDP成長幅度,下半年的房市價量漲幅可能會比上半年收斂。

住商統計六都交易趨緩 市場最大問題:缺乏供給

住商機構統計旗下成交狀況後發現,全台交易量減少11%,但去年同期增加27.2%,區域表現上北市月減22.6%,年增8.8%,新北市月減4.2%,年增27.7%;桃園市月減21.1%,年成長達13.1%,台中月減10.2%,年增41.3%,台南月減2.3%,年增54.0%,高雄月減2.5%,年增26%。

六都表現均呈現月弱年強,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分析,買方在因價格與供給失衡,在預售與成屋間徘徊,進入惡性循環;另在AI帶動下,信心面的支撐迫使價格相對混亂,交易受到影響。

徐佳馨表示,六月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再緊縮,但市場上最大問題在於缺乏供給,加上市場熱錢滿滿,看似交易轉差,但買氣未潰散,面對七月,民眾要留意內政部與財政部在央行理監事會後,搭著新青安話題接棒打房,對短期交易頻繁的投機者將有一定影響。

股市大好助買氣 政策好戲在後頭

大家房屋企研室公關主任賴志昶指出,今年股市表現強,資金外溢驅動房地產市場熱,第二季央行理監事會雖未有大動作,但如果市場亂象叢生狀況繼續,恐有進一步措施,值得注意。近期不少買方誤踩第二屋或高總價貸款成數地雷,也提醒買方要特別注意手上購屋資金是否充足,避免因貸款不足而違約。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