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亦伸專欄/PLG、T1兩聯盟「二合一」!11支球團老闆找到出路

▲P. LEAGUE+會長張嗣漢宣布未來要合併訊息,這也代表PLG跟T1有機會合作。(圖/NOWnews資料照)
▲P. LEAGUE+會長張嗣漢宣布未來要合併訊息,這也代表PLG跟T1有機會合作。(圖/NOWnews資料照)

文/特約作家李亦伸

四天前我在NOW運動粉專專欄中寫下總評:「PLG、T1兩職籃聯盟老闆們還在構思如何合作,整合最好資源,找到一個企業老闆們認為最合適方向和市場走向,大家就耐心等著。」「打好你的球,做好你的工作,專注敬業,隨遇而安。」「老闆們自己會找到出路。」四天後兩聯盟11支球團老闆完成整合,兩聯盟11支球隊確定「二合一」完全合體,新球季預定今年11月開打。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批評減少,期待增加,台灣職籃兩聯盟二合一變得來愈有趣。但持續開罵和臭酸的人還是大有人在,這很正常,唱衰看壞台灣籃球和職籃發展的人從來沒有少過,這是一股很重要力量,必須存在,聯盟才能壯大,聽見不同聲音。

兩聯盟確定二合一,接下來就看老闆們表演。幾個市場、產業、球隊文化問題,恐怕需要花更長時間去找到出路。

1、 二合一職籃產業、票房、行銷、形象、對球迷吸引力就會比兩聯盟並立+競爭更好更容易操作,還真沒個準,這也是我一直不懂過去兩年幾支領頭老闆一直想著二合一概念是什麼?

兩聯盟合與不合並不是職籃成功與否關鍵指標,現在兩聯盟完全合體,只有一點可以確定:即使未來1-2年內有幾支球團企業不想玩或玩不下去,市場機制也可能會淘汰不健康企業球團,即便如此,台灣職籃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2、從上個賽季可以看得出來,NBA這張王牌已經很難用,台啤雲豹DeMarcus Cousins這張牌已經沒辦法塞滿球場。林書豪因傷打打停停,國王票房聲勢和魅力也不如上季林書豪在高雄鋼鐵人。

NBA王牌失去市場吸引力,林書豪這張王牌也在老化失靈,兩聯盟現在只剩下42歲林志傑這張「人氣老王牌」,林志傑現在還能賣票嗎?恐怕也要面臨市場極大考驗。

3、台北、新北、桃園、高雄各有兩支球團,主場配置和場地規畫勢必得有不同因應和配套,台灣六大都會中型體育館普遍不足(5000-8000人),或許這是刺激各大都會興建新球館的開始。

台灣籃球硬體環境普遍不良,不是場館老舊就是場館太少,大多數場館不符現代職業運動轉播、行銷操作、進出場和活動規畫,學校型球館普遍都不適合職業運動操作。

兩聯盟合體,除了看老闆們表演,也要看政策配合和各地方政府表演,台灣需要更多中型、現代化體育館,這是城市文化和職業運動結市民生活娛樂休閒最需要壯大工程。

4、兩聯盟現在指標性球星不是老化就是可能引退,票房聲勢不再。中生代球星也還沒上位,打出指標性人氣和票房魅力。兩個新世代球星阿巴西和游艾喆還去挑戰日本職籃。

我不確定林俊吉、盧峻翔、高錦偉、蔣淯安、林書緯、李愷諺算那個等級球星,他們都有能力成為新聯盟看板人物和超級球星,就看老闆們如何集中火力把這些球星推上舞台中央,讓更多球迷願意買單,創造職籃需要形勢和狂潮。

11隊老闆們找到出路,這不難,真正權利平衡戰爭還沒有開始。

接下來最困難的是端出最好商品,做好行銷服務,吸引更多球迷買單,走出同溫層,不能太依靠組織動員,更重要的是創造電視轉播權利金,這是最重要一筆大收入,但台灣職籃過去四年幾乎沒有進帳和突破。

台灣職籃二合一,11隊全員合體好戲上場,看戲唱戲都有滿滿期待,你喜歡什麼戲,那就去買單,市場機制球迷會給出最後評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