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氣體減量可望達標?環境部長彭啟明:有段差距應盡快發展綠能

▲溫室氣體排放量,預計2025年減量10%、2030年減量23到25%,但環境部長彭啟明坦言,距離減量目標仍有一段差距,若能盡快發展綠能,找到新科技支持,仍有機會達到預定目標。(圖/記者陳明安攝,2024.04.19)
▲溫室氣體排放量,預計2025年減量10%、2030年減量23到25%,但環境部長彭啟明坦言,距離減量目標仍有一段差距,若能盡快發展綠能,找到新科技支持,仍有機會達到預定目標。(圖/記者陳明安攝,2024.04.19)

記者魏妤庭/台北報導

環境部昨(25)日公布最新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2022年淨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21年下降4%,但能源部門碳排放量相比基準年2005年不減反增6.25%。環境部長彭啟明坦言,距離2025年10%、2030年23到25%的減量目標仍有一段差距,若能盡快發展綠能,找到新科技支持,仍有機會達到預定的減量目標。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最新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指出,我國歷年總溫室氣體排放量中,自2007年出現峰值逐年下降到2020年,直至2021年因為疫情趨緩經濟復甦,帶動用電成長,使得溫室氣體排放量呈現單一年度上升情況。雖然2022年排放量下降,但能源部門2022年碳排放量為2.7億萬公噸,較基準年2005年的2.67億公噸,增加6.25%,運輸部門在2022年碳排量3.47億公噸,也較2021年的3.39億公噸略增971公噸。

彭啟明今日表示,新冠疫情期間,台灣經濟成長率比其他國家好,碳排也相對增加。國內淨零碳排驅動力還沒完全展開,包含風力設備施工受到疫情影響延遲,按照目前能源路徑,暫時看不到有效方法,並坦言要在2025年達到10%、2030年達到23%到25%的減量目標,仍有一段差距。目前當務之急是大力發展綠能,並找到新減排科技,例如氫能等,仍有機會達成預定的減量目標。

彭啟明表示,核三廠即將除役,勢必影響我國能源結構,身為環境部長必須遵守「環境基本法」的非核家園目標,但對未來國家政策的改變都會尊重,是否使用核能也要有全民共識,核廢料也要能被安全處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