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1習性」上半年快銷案激增近2成!房價卻走跌 專家示警了

▲近期瘋排隊搶買預售屋,統計上半年6個月賣光的「快銷案」有103筆,較去年同期成長近2倍。(圖/591新建案提供)
▲近期瘋排隊搶買預售屋,統計上半年6個月賣光的「快銷案」有103筆,較去年同期成長近2倍。(圖/591新建案提供)

記者徐銘穗/綜合報導

全台瘋買預售屋!統計2024上半年六都加新竹縣市(七都)6個月就賣光的「快銷案」有103筆,較去年同期成長直逼2倍,當中又以台中成長4倍、高雄成長3倍最為驚人。不過在房價上,台北、新竹縣市與台中都出現下修,跌幅以台北市7.4%最多。專家分析,在蛋黃區較少指標案公開且建商開發足跡轉向蛋白、蛋殼區,因此較去年同期呈現走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人1習性!帶動「快銷案」衝高

數字科技(5287)旗下591新建案分析,台灣人很愛「好康道相報」,包含像Costco、日式藥妝店甚至到近期的ETF都曾發生一窩蜂搶買,如今這種現象也在房市複製貼上,尤其隨著新青安房貸上路、股市創高等題材帶動下,市場買氣如乾柴烈火般一觸即發,部分民眾擔心手腳太慢搶不到,更屢次傳出「排隊搶房」、「板凳卡位」等奇景,也是促成今年快銷案持續衝高的主因之一。 

以台北市來看,由於房價基期本來就高,且上半年缺乏指標案,動能弱化也讓價格走跌。不過快銷案數量卻是明顯增加,區域主要集中在文山、萬華、大同及北投等區,成交單價平均大約9字頭,較其他蛋黃區更為吃香,顯示在北市寸土寸金的特性下,想完銷仍是要靠價格戰取勝。

反觀新北市這幾年雖然受到北市客群外移,除了案量充沛,買氣同樣遍地開花,不過由於新案多集中於重劃區,戶數量體都有一定規模,去化需要一定時間,因此快銷案僅有15筆,表現並非特別突出。而其中較具代表性的位在新莊副都心重劃區的「國泰·旭」,雖然開價8字頭創當地新高,但90多戶仍在短短幾個月被一掃而空,其主因就是建商品牌加持,買方認同度高,加上周邊綠地、學校等題材,自然能締造佳績。

而桃園今年快銷案大多都屬量體有限的中小型個案,除了基期較低的楊梅、觀音等地,在龜山區A7重劃區內也有不少個案在短期內順利完銷,像是「頤昌筑岳」由於產品規劃2、3房等主力房型,加上總價帶符合市場接受度,仍能在兩個多月內售鑿,目前該案實價登錄也有逾百筆交易揭露,可說夯到不行。

新竹去年上半年雖然房價雖然年減5%,每坪小跌至43萬,不過快銷案22筆卻高居全台之冠,最主要關鍵為近年新竹市東區、竹北等地房價飆升,讓不少自住客寧願到較遠的香山或新豐、湖口等蛋白區置產,以面積較大的華廈、電梯公寓或透天產品來取代市區大樓。

台中市去年受房市過熱且利多出盡,整體熱度平平,反觀今年則挾著股市大漲的資金行情,加上新青安等利多,買氣一路從「蛋黃熟到蛋殼」,帶動快銷案一口氣衝到20筆,年成長更是狠甩各縣市。而檢視區域,除了少量在北屯及南屯等蛋黃區外,其餘多數集中在梧棲、沙鹿及龍井等蛋白區。

至於台南、高雄兩地,持續在科技題材加持下價量俱揚,除了房價平均仍有5%年漲幅外,快銷案數量亦是大幅增加。以高雄來看,這次完銷多為小量體個案,區域上均以話題性十足的仁武、楠梓及橋頭等北高雄地區居多,也透露出當前南二都的買氣密碼。

然而591新建案也提醒,雖然目前房市熱絡,但從政府日前頻頻放話並強化對新青安審查力道,且央行已祭出第六波房市管制、限縮第二戶貸款等作為來看,「老大哥」顯然已有所準備,市場後續恐有不少變數,提醒民眾最好謹慎評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