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場登山車亞洲積分賽 亞洲車神江勝山寫下台灣新里程碑!

▲公路車一哥馮俊凱跨界參加Dan Cup,於二場XC賽事中於大家同樂。(圖/Dan Cup - Asia Enduro Series)
▲公路車一哥馮俊凱跨界參加Dan Cup,於二場XC賽事中於大家同樂。(圖/Dan Cup - Asia Enduro Series)

記者廖聿偉/綜合報導

台灣首場登山車亞洲積分賽事2024Dan Cup Asia Enduro Series於6月23日在宜蘭野托邦與馥森淨膳食養完美劃下句號,Dan Cup來到第四屆,亞洲車神江勝山秉持著「選手最懂選手」的精神,除了打造台灣選手該有的舞台外,更妥善的運用自然環境,在適度開荒下,打造出具有國際水準的賽道,因此,本次賽事以近年最受國際重視的全地形耐力賽Enduro為重點項目,也為耕耘已久的Dan Cup爭取升級成為Asia Enduro Series的積分站賽事,為台灣選手創造比賽的舞台,進一步增加國際的能見度和競爭力,同時也寫下台灣登山車新里程碑。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屆Dan Cup共吸引來自全球11個國家共計365位選手能齊聚宜蘭頭城享受賽事。本屆Dan Cup首次與野托邦合作,帶來國際級的賽道設計,賽事路線共設7條賽道,總長約17.4公里。

整場賽事主要為Enduro全地形耐力賽,分為四組:AES亞洲積分組、Golden E-Bike電輔車菁英組、Silver E-Bike電輔車市民組及Amateur分齡組,作為Asia Enduro Series的台灣分站賽事,台灣登山車選手的MTB魂大爆發,展開AES搶分激戰,市民組選手也在國際級賽道中盡情享樂。

全場最受矚目的參賽選手包括來自哥倫比亞的登山車好手 Marcelo Gutierrez,另外尚有來自香港的前亞錦賽下坡金牌得主Tsui King Man,也一同來台參賽表示支持,而台灣首屈一指的公路車一哥馮俊凱也在本次跨界登山車領域,前來挑戰XCC及XCO限時繞圈賽,自然也成為本屆Dan Cup關注焦點之一。

另外包括剛參加登山車亞錦賽歸國的張祐綸、劉子齊、黃鈺翰、黃鈺淳等台灣頂尖好手,還有下坡女王周佩霓、登山車一姐蔡雅羽等也都報名參加,而長期投入登山車基層推廣的江勝山,也特別規劃了幼兒童越野繞圈挑戰賽,讓大人及小孩都能在這片美麗的大自然環境中同樂,讓更多人體驗登山車運動的無窮魅力。

Schwalbe所冠名之趣味短徑繞圈賽,男子組冠亞軍為年輕且實力堅強的雙胞胎兄弟檔-黃鈺淳(冠軍)、黃鈺瀚(亞軍),而每每在爬坡路段突圍殺出的公路車一哥馮俊凱則位居第三,在賽後的訪問中阿凱表示,此賽事中最困難的全地形路段仍佔最大比例,對以公路車為主的阿凱來說略有不適應,因此在進終點前的XC越野路段中,僅能讓雙胞胎兄弟追上,隨著他們的路線並靠經驗搭配適當的技巧緊追在後。

台灣車手力挺 一哥馮俊凱、下坡女王周佩霓都參賽

第二場結算成績的賽事則為難度更上一層,總賽時長達2小時的KS XC限時繞圈賽。與趣味短徑繞圈賽不同的是,短徑繞圈賽總時長為20分鐘的衝刺賽,而限時繞圈賽除了要奮力爭取路線上的優勢外,更要有超強的耐力作長時間奮戰。同時出賽二場XC賽事的馮俊凱,則在本賽事以優異的爬坡及耐力表現,積坐所屬U40分組的冠軍,而登山車女子一組蔡雅羽則是輕鬆拿下女子U40組后座。

同時拿下二場XC賽事的雙料冠亞軍的雙胞胎兄弟 - 黃鈺淳、黃鈺瀚兄弟表示,Dan Cup的賽段規劃的相當有趣,看似難度不低的跳台或落差,後面都有良好的接坡供緩衝,即使不想整路飛跳,一旁也有B路線能順暢銜接,所以繞圈時能透過路線的變換享受各式路線所帶來的樂趣,與一般常見的賽道設計大為不同,希望未來都能持續參加Dan Cup,藉以吸收江勝山(阿丹)在國際賽事中所累積的見聞。

成績同樣輝煌的登山車一姐蔡雅羽表示:阿丹透過不斷參加國際賽的經驗,將賽制及路線規劃帶進國內,透過Dan Cup的舉辦,讓參加的國內騎士能有機會與國際接軌,除了感謝阿丹及其團隊的努力外,往後也會持續支持,更希望國內更多騎士能一同參與,感受MTB騎士團結齊心,一起享受騎車樂趣及歡愉氛圍的熱忱,更鼓勵國內騎士能一同參與Dan Cup,體驗阿丹巧妙的賽道設計。

▲登山車一姐蔡雅羽本次參賽賽果輝煌,更不斷稱讚賽段設計精良,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國內騎士一起同樂。(圖/Dan Cup - Asia Enduro Series)
▲登山車一姐蔡雅羽本次參賽賽果輝煌,更不斷稱讚賽段設計精良,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國內騎士一起同樂。(圖/Dan Cup - Asia Enduro Series)
登山車一姐蔡雅羽輕鬆封后

Dan Cup主辦人阿丹於賽後表示,除了感謝所有參賽者及廠商的支持外,很高興許多來參加賽事的騎士都不斷於賽中跟他道謝及加油打氣,讓他為賽事而累積的疲勞都覺得值得。此次Dan Cup擁有高達七條不同難易度的路線,能讓參加者依自己的能力進行賽事,除了一開始就設定出不同難度外,阿丹及其團隊也不斷檢視山區氣候對賽道的影響,因此,即使早已整備好的賽道,但在連日山雨造成部份賽段泥濘濕滑,進而提升難度及危險度的狀況下,在考量市民組騎士的人身安全下,團隊及裁判商討後,公佈單一賽道針對電動市民組部份,採開放體驗、不列入計分的周全方案。

台灣下坡女王周佩霓則在賽後特別上台激動的與全場車友分享:「早期我們要參加國際賽事真的很不容易,除了出賽機會難取得外,出國參賽的經費及裝備更是極大的挑戰,真的很謝謝阿丹用自己的力量將國際賽引進台灣,讓我們不用出國就能享受到國際級的賽道。」

江思翰教練奪「感動賞」

江勝山也特別規劃了「感動賞」這個獎項,更是破天荒頒給了現在人遠在國外的日南國中教練江思翰,阿丹特別頒獎感動賞是在江思翰教練的身上,感受到基層教練願意為年輕選手投入與付出的那份用心,希望台灣登山車界能傳達這份熱愛登山車的感動,因而特別頒發感動賞給思翰;而思翰教練的子弟兵也在今天用成績證明給教練看,並在現場一一表達了對思翰教練的由衷感謝。

江勝山長期投入登山車運動的推廣及基層訓練,在與藝人151林彥君結婚後更是全家總動員,本屆Dan Cup賽事在江勝山全家的努力投入之下圓滿落幕,期待Dan Cup能持續發揮運動員正向的影響力,讓台灣登山車的發展越來越好。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