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微光/人生就像魔術方塊

▲蔡孟彥/46歲/雲林人/日式雜貨選物店老闆。(圖/記者鄭宏斌攝)
▲蔡孟彥/46歲/雲林人/日式雜貨選物店老闆。(圖/記者鄭宏斌攝)

文/記者鄭宏斌

日本京都有一家很美的書店叫「惠文社」,裡面也有賣生活雜貨和擺飾品,空間小而溫馨,我在京都留學的時候很喜歡去,在心中種下一顆種子,回台灣也要開一家這樣的店。我在日本工作3年,回台灣後待在廣告公司,中年轉換跑道創業,從台北到台南開了一間專賣吉祥物公仔的選物店。我覺得人生好像魔術方塊,一直轉來轉去、排列組合,過了這個階段就往下一步走,這樣才有趣。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生中第一個低潮,是在18歲高中畢業的時候。大學考不好,沒考上我的目標美術系,本來想先入伍當兵,結果發現腳踝長了腫瘤,還好是良性的,前後開2次刀,在家休養整整2年,最後免役。後來重考美術系,好玩的是,原本第一年術科過了、學科沒過,但重考時學科過了、術科卻沒過,再次和美術系無緣。

本來第一志願填了實踐服裝設計系,結果表姐把我的志願卡拿去改成輔大日文系,就這樣誤打誤撞去唸日文。拿了2年拐杖,都悶在老家雲林,大學後上了台北,可以到處跑,整個放飛自我,很爽。當你經歷過痛苦,就會發覺快樂得來不易,所以我有時候覺得,我的樂觀是隱藏在悲觀裡面的。

小時候接觸日本文化不多,念日文系之後,開始有動力想去這個國家看看,決定去留學、工作。記得大一暑假我去日本遊學1個月,在迪士尼樂園看到煙火,覺得天啊也太夢幻了吧,就對日本印象深刻、充滿興趣。畢業後,2005年我到京都的專門學校進修,念生活雜貨科系、學公仔設計,念了2年,留在日本工作3年。

2010年回台灣,在台北的日商廣告公司工作,一做4、5年。工作壓力很大,平常晚上8、9點才下班,遇到要提案,大家加班到凌晨3、4點,早上9點又全部出現在辦公室,很累也有很趣,但我不想一輩子都這個樣子。後來升到資深經理,我覺得在那個階段已經差不多完成我可以做到的事,就想踏出下一步,創業開店,那年我36歲。

我提離職,公司一直幫我加薪,加到我都覺得太誇張,但我還是必須要走,因為人生就像魔術方塊,每個階段要有不同的排列組合,比較有趣。我一直在變,就算會怕,還是一直想挑戰不同事物。

明明在京都的工作很穩定,卻要回台灣;在台北的廣告公司做得好好的,卻跑到台南開店。我有不安於現狀的基因,不甘心人生只有如此而已。當然,每次做抉擇的時候都很痛苦、很害怕,不過內心總會出現一個聲音:人生就只剩下這些日子而已,沒辦法再想太多,不要等,想做就馬上去做。

▲ 蔡孟彥36歲從廣告公司離職,從台北到台南創業,開了日式雜貨選物店。(圖/記者鄭宏斌攝)
▲ 蔡孟彥36歲從廣告公司離職,從台北到台南創業,開了日式雜貨選物店。(圖/記者鄭宏斌攝)
比起台北的高壓環境,台南像是一個安穩過日子的小天地,讓我回想起曾經居住過的京都,有種似曾相識的生活感。我租了一間殘破老屋,一磚一瓦親手整修半年。我夢想中的日式療癒雜貨選物店,就在2014年開張了。

以前我待的公司辦公室裡,每個人的桌上都是一片風景、一個藝展,大家擺出很多小玩意、紓解壓力,你會看出每個人的喜好不同,這邊是戰爭型的、那邊是可愛型的,很有趣。所以,我想賣療癒公仔,希望客人走進我的店,就能忘記生活中的煩雜瑣事,因此店名也取諧音叫「あ雜貨」(啊雜貨),希望大家不要再「啊雜」(台語音ak-tsak,指心情煩悶)。あ是日文五十音的開頭,想像是自己人生的一個起點。

我賣的是有傳統感的吉祥物,這和幼時經驗有關。我是北港人,北港最有名的就是朝天宮媽祖廟,那些陣頭、祭典、神獸,對我的影響很大,到現在每年媽祖生日我都會回家。所以,我喜歡研究傳統的吉祥物、工藝品,尤其迷上招財貓,加上我有在日本工作的經驗,就從日本進貨。

創業是浪漫的,但現實是殘酷的,波折一個一個浮現。

開店2年後,租金調漲太多、被迫搬家;一開始不懂選貨,導致庫存太多、賣不掉;有的客人不認同開店理念,在網路上留負評;也有客人因為溝通問題發生糾紛,多次騷擾,還向國稅局檢舉查稅;疫情嚴重時無法開門營業。狀況接二連三,那陣子,我真的好累,好不想開店。

我在家排行老二,所以我有一個「老二哲學」,凡事不會站在第一個,但遇到事情我都會做好,個性能屈能伸,因為這樣的伸縮個性,在遇到經營的打擊時,漸漸就撐下來了。尤其,我不想讓別人覺得「這家店一定開不久就會倒」,就一直督促自己,絕對不能倒店。到現在,我已經找到讓自己比較舒服的經營方式。

▲蔡孟彥談創業心法,首先要選擇真正喜歡的事情,才會有熱情去鑽研。(圖/記者鄭宏斌攝)
▲蔡孟彥談創業心法,首先要選擇真正喜歡的事情,才會有熱情去鑽研。(圖/記者鄭宏斌攝)
很多年輕人跟我聊創業,有的說他們很羨慕我,可以坐在店裡、做自己喜歡的事,我總是笑笑地說,我賣的不是必需品,而且現在去日本旅遊的人那麼多,為什麼要來我的店裡買東西?我怎麼可能坐在這裡,錢就從天下一直掉下來?

開店要思考滿多細節,而且要耐得住寂寞。生意好的時候,嫌累;生意不好的時候,嫌無聊。要創業,就要選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很多人說想投資加盟餐飲業,但其實他根本不喜歡做吃的,只是想複製別人成功的模式,但這樣怎麼會有熱情去鑽研?

像我賣招財貓,我每天一直在網路上搜尋新的創作者,研究材質、造型、工法、用色等等,我想找到獨一無二的作品,你在日本市面上看不到的,只要讓客人進店時拿起來摸一下,我就覺得我成功了。

日本人的創作材質喜歡用紙、陶、布,手工製作雖然量少,但蘊含了作者當下的心情,每件作品都是獨特的藝術品。我不喜歡大量生產的塑膠製品,雖然便宜,但好像隨時可以丟掉,你就不會好好珍惜。

我是農家子弟出身,小時候家裡在意的是溫飽、存錢這些比較實際的東西,現在我賣工藝品,一開始心裡也有點過不去,覺得客人買很貴的擺飾品回家,要幹嘛?有用嗎?但我轉個念,從「惜物」角度來想,我賣你一個可以珍惜一輩子的東西,放在家裡,像個小藝術品,你得到療癒、得到幸福,那就是有用。

(蔡孟彥/46歲/雲林人/日式擺飾品選物店老闆)

.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跨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