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男下肢痛數年變可出國玩 奇美醫脊椎內視鏡微創除病灶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吳宗穆說明,椎弓根解離性滑脫的內視鏡手術治療方式(圖/奇美醫院提供)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吳宗穆說明,椎弓根解離性滑脫的內視鏡手術治療方式(圖/奇美醫院提供)

記者許家禎/台北報導

一名70歲男性,背痛及下肢痛的情形已持續數年,以前僅在特定姿勢及長時間行走時才會不適,但最近2個月,突然持續性的下背痛及雙下肢酸麻加劇,無法持續走路超過10分鐘,就醫後發現是「椎弓根解離性滑脫」,經奇美醫院科部主治醫師吳宗穆門診,建議使用僅需3個0.7公分傷口的「脊椎內視鏡手術」,手術過後疼痛解除、順利出國玩。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奇美醫院表示,該名70歲男性原本不太積極治療,但因年底與親友計畫出國遊玩,怕症狀加劇對此行程造成影響,因此決定就醫治療。院方指出去(2023)年曾於外院接受X光及核磁共振檢查,但找不到明顯病灶,因此轉介至奇美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吳宗穆門診。

吳醫師詳細診斷並安排電腦斷層發現病人患有「椎弓根解離性滑脫」,建議使用僅需3個0.7公分傷口的「脊椎內視鏡手術」,將雙側被骨刺壓迫的神經根作減壓。吳醫師先以雙通道內視鏡手術將椎弓根骨刺做了完整的清除,再以單通道內視鏡手術將滑脫產生的椎間盤突出作切除。

術後病人的背痛及神經痛情形獲得明顯改善,並因周邊組織的創傷極小,第3天即順利出院返家,後續配合適度的復健及護腰保護,不到1個月,病人疼痛困擾解除,快樂的與親朋好友出國遊玩。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吳宗穆說明,「椎弓根解離性滑脫」是一種較少見的疾病,病人的椎弓因年輕時受力不當導致斷裂,造成脊椎出現前後滑動情況,絕大部分病人並無任何明顯症狀,不過一旦壓迫到脊神經,就易造成坐骨神經痛、麻木、刺痛或行走困難。而且一般核磁共振檢查在滑脫不嚴重情形下不易發現此病灶,常需藉由電腦斷層才能診斷出。

吳宗穆指出,對於椎弓根解離性滑脫的病人,隨著年齡增加,脊椎的滑脫會逐漸趨於穩定,因此治療方式可以選擇脊椎內視鏡手術,只需要用到3個0.7公分的傷口,便能將內視鏡與手術器械同時伸入到病灶進行治療,最大程度減少組織破壞,甚至能以局部麻醉下就能進行手術,對於一些因為麻醉風險過高的病人來說,無疑是一項福音。

術後當日即可下床活動,只需妥善照顧傷口跟適度的保護腰部,並進行適當的腹部、脊椎的核心肌群訓練,便能有效保護腰部,達到長期健康的目標。他也說,脊椎內視鏡手術蓬勃發展,應用範圍也日漸擴增,如今甚至可應用於頸椎、胸椎及脊椎腫瘤的切除,但建議每位病人還是要跟醫師討論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才能有效解決困擾。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