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大男嬰高燒、紅疹!一驗竟是梅毒「爸媽都陽性」 感染原因曝

▲疾管署今(21)日公布國內確診一名2個月大嬰兒,6月上旬發燒40度就醫,當時出現皮膚紅疹、色素沉著,甚至四肢骨骼出現骨質異常狀況,經通報檢驗確認是先天性梅毒。(圖/NOWnews資料照)
▲疾管署今(21)日公布國內確診一名2個月大嬰兒,6月上旬發燒40度就醫,當時出現皮膚紅疹、色素沉著,甚至四肢骨骼出現骨質異常狀況,經通報檢驗確認是先天性梅毒。(圖/NOWnews資料照)

記者孫唯容/綜合報導

國內2個月大嬰兒高燒不斷,一查竟然為感染梅毒!疾管署今(21)日公布國內確診一名2個月大嬰兒,6月上旬發燒40度就醫,當時出現皮膚紅疹、色素沉著,甚至四肢骨骼出現骨質異常狀況,經通報檢驗確認是先天性梅毒,進一步追查嬰兒的爸媽梅毒都陽性,現在一家三口一起接受治療當中。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指出,新生兒會因為媽媽得到梅毒,懷孕初期若未接受適當治療,會透過胎盤傳染給胎兒,造成新生兒感染先天性梅毒,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早產或新生兒死亡。

曾淑慧說明,本案的媽媽於孕期第12週、第32週都有定期接受產檢,梅毒檢驗結果皆為陰性,推測是懷孕32週後至生產前的不安全性行為感染梅毒所致,這也是今年第2起先天性梅毒個案。

曾淑慧表示,先天性梅毒症狀包括,體重不足、發燒、水疱、色素沈著斑、鼻腔黏膜斑疹、鼻骨和鼻軟骨受損致鼻根下塌、骨膜炎、骨髓炎、骨骼發育不良、關節腫大囊內積水、角膜混濁影響視力、齒列不整齒距寬、耳聾等。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去年新增確診通報梅毒感染人數計9941人、淋病8257人,「不安全性行為」是主要感染原因,與前一年相比,梅毒上升2%、淋病上升3%;依年齡層分析,15至24歲族群梅毒、淋病增幅最為明顯(梅毒2023年1480人,較2022年1239人,上升19%;淋病2023年2783人,較2022年2594人,上升7%)。

值得注意的是,疾管署分析,女性感染人數雖相對較少,但增加幅度卻明顯高於男性,女性梅毒2023年1862人,較2022年1,535人,上升21%;女性淋病2023年891人,較2022年828人,增加8%。

梅毒和淋病都是經由皮膚、黏膜和血液傳染的性傳染病。梅毒常見症狀包括無痛性潰瘍與硬性下疳、皮疹等,若未接受適當治療,晚期則會出現「梅毒腫」、「心臟血管性梅毒」或「神經性梅毒」。若為孕婦感染梅毒如未接受適當治療,梅毒可透過胎盤垂直傳播給胎兒,造成胎兒感染先天性梅毒,嚴重可能會導致胎兒早產、死亡。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