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次看懂美國總統大選「選舉人制」!普選票多得不見得贏

▲2024美國總統大選將再度上演民主黨現任總統拜登(右)與共和黨前總統川普(左)的對決。(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2024美國總統大選將再度上演民主黨現任總統拜登(右)與共和黨前總統川普(左)的對決。(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國際中心顏得智/綜合報導

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於2024年11月5日星期二舉行,受到全球關注。如同四年一度的世界盃足球賽,台灣民眾總是會問「什麼是越位」?談到美國總統大選,必然要知道「什麼是選舉人制」?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選舉人制度

細數美國總統大選流程,各黨會推出自己的總統與副總統候選人,並在各州註冊,同時,各黨派也會於各州推出自己的選舉人,而選舉人不會在選票上記明。

投票當天或郵寄投票中,各州選民在進行投票時會先以普選方式進行,最後計算出該州各黨選舉人的總票數,進而確定該州的勝選者。

而當該州勝選者確定後,美國共有48州遵循「贏者全拿制」,意味者他將拿下該州的所有選舉人票,僅有內布拉斯加州和緬因州的制度稍有不同。內布拉斯加州共有5張選舉人票,贏得全州普選的候選人可以得到其中2張選舉人票,另外3張選舉人票由在內州3個眾議員選區內獲得最高票的候選人贏得;緬因州採取相近制度,唯一差別在於緬因只有4張選舉人票,眾議員選區也只有2個。

至於各州選舉人,會在12月第2個星期三之後的星期一,於各州首府集會,行使總統投票權,代表選民投給在該州普選中獲勝的候選人。

▲美國總統大選選舉人制度一次掌握。(圖/NOWnews 製表)
▲美國總統大選選舉人制度一次掌握。(圖/NOWnews 製表)
各州選舉人團人數多寡如何決定?

各州的選舉人票數,是參照各州的聯邦參議員人數加上聯邦眾議員人數的合計,全美聯邦眾議院議員435人,聯邦參議員100人,且各州參議員人數皆為2人。例如,德州之所以有38張選舉人票,是因聯邦參議員2人加上36名聯邦眾議員。

人口越多,能選出的眾議員席次也越多,因此,人口較多的加州共有55張選舉人票,在50州中,選舉人票最少的是懷俄明州,懷俄明州人口只有約50萬人。

不過,當中唯一例外的是美國首府華盛頓的哥倫比亞特區,因特區不是州,在參眾兩院沒有議員,只有眾院有一名無投票權代表,但也無法參與表決,因此在1961年通過憲法修正案前,哥倫比亞特區居民並沒有投票權。修正過後,現今特區比照人口最少的俄懷明,擁有3張選舉人票。

選舉人團之中有人跑票怎麼辦?失信選舉人是什麼意思?

各黨所挑出的選舉人皆為黨內黨員,且不能是參眾議員,在美國聯邦或州政府工作者也不得擔任,各州選前會要求選舉人進行宣誓,保證投票給該州勝出的候選人。

究竟選舉人會不會跑票?事實上,2016年川普對決希拉蕊時,就曾有過跑票案例,代表共和黨的川普拿下德州,但德州出現2名選舉人跑票,分別投給當時的俄亥俄州州長凱西克(John Kasich),以及前眾議員保羅(Ron Paul);但希拉蕊票數丟得更多,因她勝選地華盛頓州也出現4名失信選舉人,明尼蘇達州也出現1名選舉人跑票,成為「失信選舉人」。

選舉人最後跑票該怎麼辦?全美目前有24個州訂有特別的法律,可以處罰未依約定行使投票權的總統選舉人,而在2016年的案例中,華盛頓州的4名「失信選舉人」因違背承諾,被判處1000美元罰款,當中有3人基於不滿州政府限制投票自由而向法院上訴,最終聯邦最高法院於2020年7月宣判,各州有權對「失信選舉人」予以免職或懲罰。

全美總票數贏了!卻輸了選舉?

從上述的選舉人制度中即可得知,在全國普選票數勝出,並不代表能贏下選舉,事實上,美國歷史上曾發生過5次贏得普選票者卻未登上總統大位。

最近一次發生在2016年,代表民主黨的希拉蕊在全國普選票比共和黨的川普多了287萬票,但選舉人票僅拿到227張,因此敗選。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