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安發威!買預售屋就怕5年後接「爛尾樓」 專家教3招避踩雷

▲預售屋的交屋期通常需要3至5年,在此期間建設公司便可能會出現問題,導致最終無力繼續經營、完成建築。(圖/家庭消費中心攝)
▲預售屋的交屋期通常需要3至5年,在此期間建設公司便可能會出現問題,導致最終無力繼續經營、完成建築。(圖/家庭消費中心攝)

家庭消費中心/綜合報導

預售屋相對於新成屋具有更大的付款彈性,吸引了不少購屋族。然而,購買預售屋最令人擔心的就是遇到爛尾樓,這可能導致畢生積蓄瞬間化為烏有,為了避免買到爛尾樓,專家提出幾點建議,避免消費者的買房夢化為烏有。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謝欣亞強調,應避免選擇只有一個建案的建商,盡量選擇上市櫃或具有穩定推案記錄的建商,並有較強的資金實力和市場口碑,能夠有效降低爛尾樓的風險。

其次,選擇與大型代銷公司長期合作的建商也能降低風險。大型代銷公司通常會選擇風險較低的建案合作,如果建商出現異常,他們也能及時發現並應對。這些代銷公司對於建商的選擇有著嚴格的標準,能夠進一步保障購屋者的利益。

最後,履約保證是購買預售屋的重要保障措施。特別是「價金返還保證」的預售案,對消費者來說具有最高的保障。若建商無法按期交屋,銀行會退還所有已繳款項,確保消費者不會遭受經濟損失。

▲預售屋陷爛尾風險,購屋者需謹慎選擇建商,避免資金損失。(圖/家庭消費中心攝)
▲預售屋陷爛尾風險,購屋者需謹慎選擇建商,避免資金損失。(圖/家庭消費中心攝)
謝欣亞建議,購屋者可以透過經濟部商業司網站查詢建商的資本額、成立時間及負責人等信息,了解公司的經營狀況。同時,也可以通過搜尋負責人的名字,查看是否有不良紀錄,避免選到不良建商。此外,若發現建商頻繁更名或在網路上找不到過去的作品,則需格外小心,這可能是一案建商,風險較高。

選擇由大型代銷公司銷售的預售屋也是一個降低風險的好方法。這些公司通常會避免高風險建案,並且能夠及時察覺建商的異常情況。大型代銷公司與建商的長期合作,能夠進一步確保建案的順利進行,降低爛尾樓的風險。

預售屋的履約保證機制是最後一道防線。目前,政府規定預售屋合約中必須載明履約保證機制,包括「不動產開發信託」、「價金返還之保證」、「價金信託」、「同業連帶擔保」和「公會辦理連帶保證協定」五種機制。其中,以「價金返還之保證」對消費者保障程度最高;若建商無法履行交屋,銀行將退還所有價金,消費者不會有任何損失。

其次是「不動產開發信託」,銀行會根據工程進度撥款給相關單位,避免建商挪用資金。此機制還包括「續建機制」,即使建商倒閉,受託機構和建經公司也會評估是否繼續建造,減少爛尾樓風險。

近期,房市降溫,市場上出現了不少低自備或低首付的建案。House123執行長邱愛莉提醒,這類建案風險通常較高。由於土建融貸款成數限縮,銀行貸款利率上升,房市反轉,銷售期延長以及工料雙漲,建商可動用的資金有限。特別是財力或體質較弱的中小型建商,風險更大。消費者需謹慎選擇,避免因貪圖便宜而造成財房兩失的悲劇。購屋者需謹慎評估,做足功課,才能確保購房安全,實現安居夢想。
 

關鍵字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