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週漲價、2房完銷」專家戳破代銷話術 預售房價3時機才會調整

▲消費者看屋或購屋前必須破解代銷話術,避免荷包大失血、變成冤大頭。(示意圖/家庭消費中心提供)
▲消費者看屋或購屋前必須破解代銷話術,避免荷包大失血、變成冤大頭。(示意圖/家庭消費中心提供)

家庭消費中心/綜合報導

房市熱潮下,越來越多人急著置產買屋,就怕再晚一點,價格只會更貴,因此不少消費者陷入代銷話術中,被牽著鼻子走,等到領悟「江湖水深」後,可能為時已晚,因此做足功課是攻防戰的基本要素,購屋者才能少走些冤枉路。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五率國際行銷吳雅斯在Podcast中分享購屋族常遇到的「話術」,由於「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後,預售屋禁換約讓過去占比10%的投機客完全退場,檢舉制度也讓市場更透明、公平、健全,消費者過去對代銷的那種不信任感,也將逐漸改善。

但是否真的有所謂的不二價?吳雅斯分析,實價登錄出來後,價格資訊透明,不二價銷售是可行的,但還是得看每個建案鎖定的客群,像是年輕購屋族就比較好溝通,但50至60歲以上的族群,由於風俗民情與自身經驗因素,還是要設定小折扣的銷售方案。

▲房市買盤持續熱絡,日前六都公布5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合計交易量達26833棟。(圖/家庭消費中心攝)
▲不少建商打出低首付、低總價方案,甚至也有號稱「不二價」銷售。(圖/家庭消費中心攝)
消基會董事暨房屋委員會委員張欣民也曾分享,「真不二價」要符合三要素:第一、每戶坪數、車位價目表都要全公開、揭露;第二、開價要更合理;第三、沒有檯面下個別的議價動作。

第二個常見話術是代銷說某樓層、戶別已完銷。吳雅斯表示,代銷基本上會做銷控,但不代表部分完售是假的,通常最先完銷的是小坪數戶別,因此「建議消費者可以跟代銷說,之後這戶型若有釋出請一個通知我,苦肉計、展現誠意,如此一來在代銷口袋名單排序也往上竄,提高買到心儀戶的機率。」

另外,有些代銷人員說自己也買了1戶,吳雅斯表示,大多房地產從業人員都傾向置產於不動產,這點的可性度高,不過還是建議消費者可第一時間反問「買幾樓、買多少錢」,當作參考與檢測業務是否說謊。

最後,部分建案會釋出下週每坪將調漲訊息。但吳雅斯認為這點可性度其實不低,多數建案都會有調價機制,通常在銷售3、6、9成時各調一次。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跨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