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愛座爭議頻傳!衛福部擬擴大對象 有實際需要者也可坐

▲近期博愛座爭議頻傳,社會上有部分聲音希望廢除博愛座。(圖/NOWnews資料照)
▲近期博愛座爭議頻傳,社會上有部分聲音希望廢除博愛座。(圖/NOWnews資料照)

記者許若茵/台北報導

近期博愛座爭議頻傳,社會上有部分聲音希望廢除博愛座,先前衛福部就預計修法,將博愛座優先對象擴大明確定義,不過修正草案卻遇上立院屆期不續審,衛福部社家署署長簡慧娟今(19)日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時表示,目前積極努力蒐集各界意見,再送新草案版本到立院審查,也呼籲民眾多多互相禮讓。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捷運博愛座爭議不斷發生,知名作家李昂去年9月就曾公開批評3名年輕人不願讓位;2名長者今年6月11日逼迫林姓女子讓座,導致林女情緒崩潰撞柱受傷;75歲王姓老翁6月18日暴怒喝斥坐在博愛座的29歲尹姓男子,甚至出手掌摑尹男。

根據《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53條第3項規定,大眾運輸工具應規劃設置便於各類身心障礙者行動與使用之無障礙設施及設備。未提供對號座之大眾運輸工具應設置供身心障礙者及老弱婦孺優先乘坐之博愛座,其比率不低於總座位數百分之十五,座位應設於鄰近車門、艙門或出入口處,至車門、艙門或出入口間之地板應平坦無障礙,並視需要標示或播放提醒禮讓座位之警語。

簡慧娟說明,當時《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修正草案因為立法院委員屆期不續審,因此現在要重新進行流程送進立院,目前修法方向會蒐集各界意見,就條文內容加上配合CRPD身障者權益維護條文檢討,以及就委員還有民團關注議題檢視條文,循一般法制程序積極努力,時程尚無法確認。

針對博愛座部分,簡慧娟說明,老弱婦孺的弱包含身體虛弱,但大家覺得要把有實際需要對象寫比較明確,除身心障礙,不只老弱孺,像是孕婦、實際需要者、小孩等都都要含納,還會蒐集意見,朝向「有其他實際需要者」修正。

在修法前,簡慧娟喊話社會,其實不是只有博愛座,每一個人看到身體不舒服或是有需要座位的民眾,都可以發揮禮讓精神,協助有需要民眾,像是他自己搭捷運看到非博愛座的民眾也會禮讓,大家互相幫忙,社會就會更和諧。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