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吳崑玉/誰說小黨一定要左右為難或搖擺求生?

▲立法院本週將開審覆議案,青鳥藍鳥將在街頭對決。(圖/資料照片)
▲立法院本週將開審覆議案,青鳥藍鳥將在街頭對決。(圖/資料照片)

文/吳崑玉

立法院本週將開審覆議案,青鳥藍鳥將在街頭對決,始作俑者民眾黨黃國昌卻轉趨低調。最新民調顯示,政黨支持度排名依序為民進黨37.4%,國民黨17.8%,民眾黨14.3%,如果對照2024年初立委選舉不分區得票,民進黨小漲1.2%(36.16→37.4),不增不減。國民黨暴跌16.8(34.58→17.8),小傅這一波國會濫權硬上碾壓,結果是殺敵八百,自損三千,打到國民黨形同半殘。民眾黨也暴跌7.77(22.07→14.3),約三分之一小草跑了。尤其最近一個月,民眾黨跌掉近4%(3.9),柯P辛辛苦苦四五年打出來的一畝三分地,一個月就被黃國昌給毀掉了三分之一,簡直是沒有最慘,只有更慘。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民黨向來是「死豬不怕開水燙」,民調再低,投出來的鐵盤至少都有33趴左右。但民眾黨不同,它沒有組織盤,全靠風向維生,成長的關鍵不是小草,而是隨風飄送,落地生根的孢子。沒成長也就算了,現在還大片枯死。顯然從二月進立法院開始,柯P與民眾黨一系列企圖左右逢源的騷操作已經失敗,反把自己推進了左右為難的陷阱。一路貼藍變成小藍,丟光的淺綠再也找不回來。想走點獨立自主路線,又怕這下子連藍的也給丟了。但要他當個小藍教主,柯P卻怎麼也吞不下去。於是只能鐵拐李搭著盲劍客,繼續跟著國民黨否決覆議案,硬著頭皮讓青鳥們再刷一波仇恨值,不跌到腰斬,打回12趴(上一屆立委)原形,恐怕很難回魂。

民眾黨的未來其實完全不值得費心,但民眾黨的起落經驗,卻是小黨們很好的教訓。所謂「第三勢力」的「第三」,該怎麼定義?其實很值得人們深思。尤其在同一份民調中,不支持任何政黨者,大幅成長到27.2%,一個月加了近8趴,顯示人們在對某個政黨失望後,不是轉身投去另一個政黨,而是轉為觀望。而「觀望」,正是第三勢力成長的土壤,就算現在沒有選項,日後還是可能冒出特殊體質的人物,快速撈走人們的期望。

在這段經驗中,最主要的教訓是:左右逢源幾乎一定是錯的,左右為難才是常態,折衷方案幾乎一定是最爛的方案。正因為怕得罪更多的人,所以民眾黨八席立委,在黨產條例上選擇離席不投票。雖說「不作為本身也是一種作為」,不表態也是一種表態,但長期來看,這是一種最壞的表態方式。即使開放投票,開放立委們各自選擇支持對象,都比不投票來得好。因為不表態或不投票,會使支持者們覺得,選你們進去有什麼鳥用?如果國民黨看透民眾黨的心思,認定民眾黨不敢得罪國民黨,至多不投票,那就等於完成了「綁定」,根本不用擔心民眾黨的倒戈,從此「小藍」定位再也洗不掉,國民黨便會予取予求,情緒勒索,立場綁架,以後根本不需要跟白的人談判或交換,架著走就對了。如此,下次選舉,還需要談「藍白合」嗎?別鬧了,不加入國民黨,一律免談,你民眾黨敢反水嗎?當年國民黨就是這樣玩親民黨的,白黨別以為自己逃得過這種養套殺的套路。

小黨或第三勢力想在藍綠夾殺中生存下來,必須先弄清楚自己的立場與主軸,在每一個法案中說明自己獨特的觀點。這些獨特觀點不是故意的特立獨行,而是比兩黨更貼近實務上的可行性,或更能贏得人們共鳴的煽動性,或思考更深遠的長久性。聽起來有點玄幻或要求太高,但這是這個世界的定律。什麼叫創意?什麼叫劃時代殺手級產品?看看黃仁勳怎麼打造出AI帝國便知道。在紅海中殺出血路,創造一條新的路徑出來,沒有政治人物們想像的容易。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你沒有辦法做到人家做不到的境界,人們就沒有拋棄現有大品牌轉而關注你的興趣。問題是,台灣的政治人物,90%以上都是穿著西裝的拾荒老人,只會撿最容易上手的東西來玩,或夾到碗裡都是菜。數學只會1+1+1=3,3除以2=1.5,這種簡單的算術。所以,老是只有兩種選項:一是選一邊來靠,二是採取折衷方案,而不是透過調研,分析,實驗,找出一條獨特可行的路徑。

這種思維的根源,在於從未認清現實世界的種種特性。網紅型政治人物最大的毛病,在於他的聲望來得太容易了,解算能力又頂多及於加減乘除,於是從未認清這個世界的「對稱與不對稱(symmetric & asymmetric)」之區別。政治人物可能一夕爆紅,但也會一事崩盤,崩盤之後就會每天想著再來搞一件事,再一次一夕爆紅,或多做幾件事,看能不能漲回來?問題是,這跟鬧出家暴或Me too的明星一樣,摔死了就很難再回來,因為他失掉了粉絲們的「信任」。形象型政治人物,就是個盤龍花瓶,尊貴無比,安坐神壇,但就是不禁摔,就算拼回去,也已毫無價值。得與失之間的不對稱,警告的是政治人物們,少犯錯比多做事更重要,打得了天下卻守不住,「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其取之易而守之難乎?」魏徵的大哉問,其解答是「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但現在的網紅型政治人物,那個不「傲物」?

第二種區別來自熱力學第二定律,即「熵」的「可逆與不可逆(Reversible & irreversible)」過程的區別。在政治中,有些得失是可逆的,例如這次選不上,下次有可能選上。但有些是不可逆的,例如前述的人設毀滅,或立場偏移超過了支持者容忍限度。「信任」之所以關鍵,便在於其一旦失去,就像生米煮成熟飯,再也回不去了。當群眾大喊「黃國昌,偽君子」時,就代表此人的人設崩壞,已經不可逆了。當不可逆狀況發生,便只能承認或割捨,沒有改進或改善的空間。現在是黃國昌已經越過了不可逆的臨界點,柯P還沒有,要怎麼處理?柯P自己看著辦。

第三個區別是「同步與非同步(Synchronize & asynchronous)」。政治人物們操作聲量或民調的心態,就像做股票一樣,關注帳面漲跌,偏愛即期收益。問題是,選舉市場跟股票市場不一樣,股市可以做當日沖銷,等你賣出那天才會落袋為安,政治市場卻要到選舉那天才能收割,那可能是數年後才會實現收益。所以,當一個政治人物關注的是當日聲量,而非計算到選舉結果,整個決策就會偏離正常運算,把同步計算推估了非同步結果,以為聲量是可以累積的。於是,就會有人在廁所裡問民調禮讓,殊不知如果你綁不住小草的信任與追隨,兩年後你就對國民黨沒有半點價值,就算給人摸遍全身也沒有用。一心向對岸靠攏的政治人物也是一樣,向對岸輸誠,如果沒有換得即期收益,那天統一了,你就沒有了價值,有命賺錢也沒命花。「知戰之地,知戰之日,而可千里而決勝」,非同步要素的計算與評估,才是政治市場進出計算的要素,同步而不可累積的聲量,只能當成現下的參考,而非政治成敗的KPI。

所以,小黨要求生,不是靠左搖右擺,不是靠折衷方案,不是靠躲避責難,那只會讓自己愈來愈不重要,甚至偷雞不著蝕把米,賠了夫人又折兵。政治市場上,唯一可累積的是「信任」,最能撐過時間考驗的是「口碑」,政治人物們捨此不由,便是本末倒置,也許可以得到一時的成功,但絕對通不過激烈的考驗。民眾黨不妨好好想想,再與藍營合作,打掛覆議案,就讓自己進入了不可逆的「藍鳥化」過程,時間顯然不站在白黨這邊,如果連止血都做不到,遑論回升。當小草們快速從「支持」轉向了「懷疑」,下一步就是「抗拒」,再來就是等待一顆政治新星的出現。這是典型的典範轉移過程,人們總是先知道自己不要什麼?等等才知道自己要什麼?而白黨,已經快變成那個被打叉叉,從此再也不被列入選項的棄嬰了。


●作者:吳崑玉/專欄作家、前親民黨文宣部副主任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 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