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黎榮章/賴政府上任滿月聲量揭曉 卓內閣好感度如何?

▲520正副總統就職至今將滿一個月,行政院長卓榮泰率領的「行動AI內閣」同樣上路滿月,政治焦點多在國會,因此正副總統、內閣聲量都不太突出。(圖/記者陳明中攝)
▲520正副總統就職至今將滿一個月,行政院長卓榮泰率領的「行動AI內閣」同樣上路滿月,政治焦點多在國會,因此正副總統、內閣聲量都不太突出。(圖/記者陳明中攝)

文/黎榮章

520正副總統就職至今將滿一個月,行政院長卓榮泰率領的「行動AI內閣」同樣上路滿月,這一個月來,國內最大的政治事件就是國會職權修法,相關爭議從賴清德就職前延燒到就職後,法案三讀通過後,覆議案、釋憲及民間的後續行動至今仍餘波盪漾。在兩岸議題上,則有中共軍演、陸快艇闖淡水河等。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觀察賴清德、蕭美琴就任以來的網路聲量,賴清德總聲量49萬則,蕭美琴5.7萬則,蕭美琴恰如其分地扮演一個低調的備位元首,不搶走賴清德主帥光芒;不過,賴清德身為主帥,國內外的大小紛擾事件都直接影響他的好感度,他就任至今的網路好感度0.33,明顯不及蕭美琴的高好感度0.88。

賴清德就職後的幾波聲量高峰,包括就職當天的就職演說,單日聲量8.6萬則、5月24日立院續審國會職權修法,單日聲量4.4萬則,賴清德深夜在臉書貼文,感謝場外群眾及民進黨團,強調要「共同捍衛民主價值」。但時序進入6月後,國會職權修法通過,賴清德不再親上一線發聲,他除了在六四當天貼文,強調「唯有民主自由能保護人民」,讓他單日聲量破萬,其他聲量表現都不太突出,6月份起平均每日聲量只有7.8千則。

▲賴清德、蕭美琴:網路聲量趨勢圖。(圖/QuickseeK提供)
▲賴清德、蕭美琴:網路聲量趨勢圖。(圖/QuickseeK提供)
蕭美琴就職至今,聲量相對高的是5月26日,當天她出席臺灣皮膚科醫學會春季學術研討會開幕活動,適逢WHA開會期間,她強調台灣有意願與能力成為全球衛生體系一分子,不該被排除在外;此外,當天也是MLB奧克蘭運動家的「舊金山台灣日」,蕭美琴的預錄影片在運動家主場播放,也引起討論,當天聲量達到2.2千則。

至於行政院正副閣揆卓榮泰、鄭麗君這段時間的網路聲量表現如何?卓榮泰總聲量8.3萬則、鄭麗君3.4千則,好感度卓0.34、鄭0.57,時序進入6月,立法院總質詢登場,加上每周的行政院會,卓榮泰有一定的曝光度,聲量比不必上台備詢的鄭麗君高出許多。不過,觀察卓、鄭的網路聲量趨勢高峰和熱門話題,可發現兩人都是以「被動聲量」為主,在5月立院為了國會職權修法爭議不休時,鄭的聲量高峰來自於黃國昌向她邀戰,要和鄭麗君、林佳龍辯論國會改革法案。

▲卓榮泰、鄭麗君:網路聲量趨勢圖。(圖/QuickseeK提供)
▲卓榮泰、鄭麗君:網路聲量趨勢圖。(圖/QuickseeK提供)
卓榮泰的聲量高峰先是5月31日他受邀赴立院施政報告,當日聲量1萬則,再來是6月7日朝野為覆議案口角,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嗆「覆議沒過閣揆下台」,卓榮泰因為被針對,當日聲量也攀上高峰,達到1.5萬則,但兩次的聲量高點都不是卓自己創造的議題。

除了正副閣揆,卓內閣的其他部會首長網路聲量表現如何?排名前十的閣員由依序是國防部長顧立雄4.6萬則、經濟部長郭智輝1.5萬則、外交部長林佳龍1.5萬則、海委會主委管碧玲0.8萬則、內政部長劉世芳7.5千則、衛福部長邱泰源5千則、NCC主委陳耀祥4.9千則、勞動部長何佩珊4.4千則、文化部長李遠3.7千則、交通部長李孟諺2.8千則。

顧立雄不只是內閣聲量最高,他在內閣聲量Top 10當中的好感度有0.46排名第二,僅次於李孟諺的1.04,顧立雄上任後推動一系列國軍制度革新,放寬多項軍中管理措施,取消形式主義的程序,包括刺槍術、踢正步等,讓基層一片叫好。聲量第二的郭智輝,則不如顧立雄風光,郭智輝原就有一定的社會知名度,而他上任以來對許多議題勇於發表看法,屢引發討論,尤其他被認為在核能議題上與民進黨一貫立場不同,成為爭議焦點。

林佳龍聲量排名第三,林佳龍本來就是內閣成員當中相當突出的一員,具有準閣揆聲量,加上他因為過去曾提出國會調查權的修法,在立院爭論國會職權修法期間,屢被提出討論,讓他聲量衝高。至於聲量排名第四的管碧玲,值得注意的是她的好感度相當低,只有0.27,管碧玲與前三名閣員不同,她是從蔡政府時期續任至今,原本就累積有一定的知名度,加上最近金廈海域爭議頻傳,中共船舶又頻闖我禁限制海域,以及令國人震驚的陸艇長驅直入淡水河口,首都防衛大破功,這些討論延續至今,也都嚴重影響了管碧玲的好感度。

▲部會首長:網路正負面聲量與好感度。(圖/QuickseeK提供)
▲部會首長:網路正負面聲量與好感度。(圖/QuickseeK提供)
賴清德與行政團隊就職滿月,一如外界預期,在立院三黨不過半、朝小野大的情況下,政治焦點多在國會,因此正副總統、內閣聲量都不太突出,賴清德和行政團隊也沒有積極上菜,主動創造議題,若後續政局持續依此發展,賴清德沒辦法掌握議題主控權,恐怕會執政得相當辛苦。



●作者:黎榮章/ Quickseek輿情大數據創辦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